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日针对二十多个中国实体实施了出口限制,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在将这28家中国公司和个人列入实体名单时声称,这些公司代表了一系列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在3月3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说:美国商务部又将多家中国公司加入了黑名单,包括华大基因旗下的公司。你对此有何评论?
“这是美国捏造借口、不择手段打压中国企业的又一个例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表示,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美方尊重基本事实,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停止滥用各种借口,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为中国企业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待遇。中方也将继续坚定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支持中国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相关报道
外交部:中国科技创新的努力和成就有目共睹
(相关资料图)
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据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发布一份报告称,中国在44项最关键和最新兴技术中,有多达37项领先于全球。
发言人毛宁表示,中国科技创新的努力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为全球的科技发展和进步作出了贡献。我们一贯致力于同各国开展科技创新合作,共享发展红利。我们反对科技霸权和脱钩断链。
中方认为将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意识形态化,搞小团体,最终损害的是整个世界的利益。我们始终认为最终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应该服务全人类的福祉。
外交部:中方将继续坚定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美国打压中国企业提问。
毛宁表示,这是美国捏造借口、不择手段打压中国企业的又一个例证,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我们敦促美方尊重基本事实,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停止滥用各种借口无理打压中国企业,为中国企业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待遇。中方也将继续坚定维护本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支持中国企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外交部:希望澳大利亚为中国企业在澳经营提供公平和非歧视的环境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3月3日的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据路透社报道,澳大利亚最近收到了中方的强烈抗议,主要是围绕澳大利亚禁止中国投资者加大其在一家澳大利亚稀土金属集团的股份。请问中方是不是注意到有关报道,有没有什么评论?
毛宁表示,中国政府一贯鼓励中国企业按照市场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在遵守当地法律的基础上开展正常的对外投资合作,同时我们也会坚决维护在外投资运营的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我们希望澳大利亚方面能够为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的经营提供公平和非歧视的环境。
外交部:中国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最低水平
据报道,美国总统国土安全事务顾问兰德尔称,美需同中国合作以减少目前世界面临的核威胁,并推动中国作出有意义的贡献。
对此,在今天(3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指出,美方反复炒作“中国核威胁论”,不过是为自己扩张核武库、维持军事霸权寻找借口。我想再次强调,中国在核政策上历来采取极其慎重、负责的态度,始终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恪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始终将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中国一向坚持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积极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事业,推动核能最大限度地造福于全人类。中国高度重视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为维护核设施安全、降低核扩散风险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宁指出,美国作为最强大的核武器国家,理应采取负责任的核政策。然而,美方近年来大肆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不断强化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四处构筑军事同盟体系,并通过增强延伸威慑、开展核潜艇合作构建极具冷战色彩的“小圈子”。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核威胁来源。美方应当彻底反思自己的核政策,切实履行核裁军特殊、优先责任,降低核武器在国家安全政策中的作用,以有意义的实际行动减少核风险,以负责任态度维护全球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战略稳定。
外交部:我们绝不接受美国的胁迫施压
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乌克兰局势提问。
毛宁表示,在乌克兰问题上,中方始终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危机的政治解决。美国一边向乌克兰战场输送致命性武器,不断推高紧张局势,一边散布有关中国的虚假信息,对中国指责抹黑,我们绝不接受美方的胁迫施压。美国要做的是缓和局势劝和促谈,而不是拱火浇油,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
外交部: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
3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G20外长会有关乌克兰问题的讨论进行提问。
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二十国集团是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各成员国领导人在去年的巴厘岛峰会宣言中明确宣布,二十国集团不是解决安全问题的论坛,中方主张二十国集团落实领导人共识,为推动稳定包容可持续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我们也注意到二十国集团成员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希望二十国集团成员相互尊重、彼此关切,发出团结合作而不是分裂和相互指责的信号。
(文章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