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4日正式开考。首日公共科目考试结束后,不少考生觉得考题“上了难度”“复习的好像都没考”,与考研相关的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背的答案成了题目”等迅速登上热搜。这两年的考研试题为何一再“反套路”?记者采访了多位考生和相关专家。

背的答案,成了题目

这种状况主要出现在上午的思想政治理论科目的考试中。走出考场的考生们都不约而同发出疑问:“为什么我背的答案都在材料里?”原来,为应对各路培训机构年复一年的“终极押题”,考卷命题组采用了“反押题”模式,在主观题中一改往日的命题套路,让不少考生措手不及。“无从下笔,不知道从哪里抄起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考研政治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主要是单选和多选,重点考察考生的基础知识,主观题则是材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进入考题的知识点,包括国家安全观、八七会议、延安精神、依法治国等。

对比往年试题,2023年考研政治试题虽有细微变化,但是整体“中规中矩”。考生们反映的“背的答案成了题目”,其实在往年考试中也经常出现,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如何在刷题和背题目之外,学会“见招拆招”,才是考研政治要教会考生的最大“知识点”。

同样让考生们觉得头疼的,还有下午英语考试中的翻译细节。根据考生回忆,英语(二)卷中,有一道题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相关,要求考生根据英文翻译出中文,其中就包括华兹华斯的英文名William Wordsworth。

“沃斯沃尔斯”“威廉沃斯”,考生们的回答可谓五花八门。“知道华兹华斯,甚至知道他的诗歌艺术观点,可是脑子一下卡住,忘记怎么写‘廉’字,于是很丑很丑地写下了‘威连·华兹华斯’。”一位网友如是说。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英语大作文。考卷提供了一张赛龙舟图片,看上去难度不大,与“传统文化”“乡村振兴”相关主题的作文都可以写出来,甚至还能有点深度。但有考生忘记“龙舟”的英文翻译“dragon boat”,直接写上“dragon zhou”。

“反套路”考察的,也是应该掌握的

纵观这两年的考研试题不难发现,无论是公共科目还是专业课,甚至在一些高校的复试中,“反套路”成为频频出现的关键词。这次的“华兹华斯”和“赛龙舟”就是很好的案例。

一位考生表示,“我能完整背下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知道他的诗集,知道他的《抒情歌谣集·序言》被誉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他和柯勒律治、骚塞合称英国湖畔派诗人。但我的英语答题纸上,Wordsworth他就叫沃斯沃尔斯……”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孙勇彬院长认为,翻译部分如果只是威廉·华兹华斯的名字翻译错了,整个句子或段落意思理解无误的话,对得分影响不会很大,只是扣除人名的得分点。但对于考生来说,了解知名人物的相关信息也是复习的要点。再如写作部分的“龙舟”,如果学习时能够举一反三,学会“推理”就会迎刃而解。每逢端午节时都会赛龙舟,英文翻译“Dragon Boat Festival”就暗含了“龙舟”的英文。

孙勇彬表示,无论是英语文学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考生在复习时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英语是一门世界性的语言,掌握好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才能真正将中英文“融通”。

为考研而考研,复习方式要改改了

“二战”考生王同学是文学专业的学生,他承认自己是“被套路”的考生之一。“我去年其实是进了复试的,背了文学史,家里墙上贴满了思维导图,就生怕自己漏掉哪一点,哪想到老师问完概念就开始抽背古诗!”

“当时老师顺口问了我一句,‘你读过白居易的哪些诗?’我想了想,挑了首长的《琵琶行》。结果老师立马念了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让我继续往下背!”他磕磕巴巴背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再也背不出下一句了。

“我今年换了一所学校!我能知道元白诗派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我背诗?”小王的疑惑在老师们眼中却是另一番景象。一位高校教授表示,考研命题之所以越来越“反套路”,目的正是“披沙拣金”。部分学校、考生存在“为了考研而考研”的现象,从大一开始准备,大二复习,大三巩固,大四冲刺,整个本科期间都为考研做准备。除了重复复习要考的理论概念,大学期间没有参加过实践活动,没有写过论文,甚至基础知识储备都出了问题。部分学生哪怕考研获得高分,研究生阶段多多少少会出现“瘸腿”现象。

深有感触的还有一位理工科教授。他表示,自己曾招过一些学生,初试、复试成绩都不错,但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后,发现他们动手实验能力很差,了解下来发现,本科阶段这些学生几乎没进过实验室。

研究生考试初试主要分为三部分,英语、政治和专业课。英语、政治单科划线,其“江湖地位”更高,主要考察识记,文科的专业课学习也多以识记为主。“学生复习时是不是死记硬背,我们一看便知。”某高校教授表示,复试阶段老师们会综合评价学生的学术科研能力,对于学生“大段背书”的现象会及时“叫停”。“我们会拿出学生背诵内容中的某一个具体问题来提问,死读书的学生多半答不上来。”

专家建议,研究生考试不妨增加专业能力的考察,从初试阶段起,提高专业课的地位。高校复试阶段更加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考察。选拔出真正符合要求的学生,形成良性循环。

记者 杨频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