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潮起于江之北。2019年8月,江苏加入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家庭”,南京也由此步入“自贸时代”,迎来更高水开放的新机遇。

两年来,南京自贸片区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这块39.55方公里的“试验田”,已结出累累硕果。重点改革任务实施率达到96%以上,体现首创要求的10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从这里走向全省、迈向全国。

乘风破浪立潮头,扬帆起航正当时。立足国内领先,锚定世界一流,南京自贸片区牢牢抓住制度创新的“牛鼻子”,逐步成长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澎湃出愈发强劲的内生动力。

探新路、谋突破,制度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在扩大开放的今天,自贸试验区是无可替代的重要开放台,是全方位扩大开放的“排头兵”和“领头雁”。进入自贸行列的南京片区,站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排”。

“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是自贸试验区的两大使命。两年来,南京自贸片区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深化首创、集成化、差别化探索,为全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贡献南京经验,这片改革开放“试验田”正成为“高产田”。

其中,“生态眼”智慧化台凭借科学治污助力长江大保护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该台通过建设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体系,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实现生态眼感知数据增值,建立综合智慧管控和决策辅助体系,形成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决策大脑”。

为提出生物制品通关效率、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南京自贸片区创新搭建“生物医药集中监管与公共服务台”。借助此台,生物制品通关效率大大提升,对单克隆抗体、蛋白质药物等生物制品进口环节审批由原来的20—30个工作日缩减为1-3个工作日,大大降低了过长的通关周期可能造成的生物制品活受损情况的发生。2020年,这一案例入选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

以版权为突破口,南京自贸片区打造“知识产权交易融资服务运营台”,帮助科创企业将优质“知产”转化为“资产”。2021年,这一创举被评为国务院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被作为典型经验之一在全国推广。

除了上述“最佳实践案例”,南京自贸片区还有很多改革创新成果。

“大数据贸易融资台”“搭建智慧健康台助推大健康服务”入选工信部2020年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建设模式”入选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先进典型案例;“多组学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台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目前,南京自贸片区已实施完成96%的省级改革任务,11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14项改革实践案例在全省示范借鉴。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南京自贸片区勇敢的探索换来难能可贵的创新经验,愈加肥沃的创新土壤让活力不断涌流。

谋愈远、行愈笃,产业发展版图越拓越大

虑之愈深、谋之愈远、行之愈笃。两年来,南京自贸片区围绕“两区一台”战略定位,坚持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鳞次栉比的芯片集群、迎风飞扬的生命基因、活跃多元的金融业态,南京自贸片区内,主导产业扩容增效,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如今,全国集成电路十强企业半数落户南京自贸片区。“鲲鹏”展翼向天歌,“龙芯”翱翔于天际,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落子……2020年集成电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3%。2020年3月,致力于EDA创新的芯华章在南京自贸片区创立。今年上半年,随着芯行纪、星思半导体等30多个亿元以上“两城”产业链项目的持续引进,总投资超过200亿元,产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芯片之城”地而起,形成涵盖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终端制造等完整产业链。

作为江苏重点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南京自贸片区重点打造的地标产业。结合“基因之城”建设,片区不断深化创新载体建设、特殊物品通关便利、人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改革举措,为生物医药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现在,南京自贸片区内形成了以基因检测、诊断试剂、精准医疗为特色优势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体系和大健康产业链,全国排名前20的基因检测公司1/3在区域落户,2020年生物医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0%。

金融兴则经济兴,金融强则经济强。南京自贸片区以资产管理、股权投资基金保险等新金融业态为重点。截至目前,片区内集聚各类金融机构937家,其中基金基金管理公司517家,认缴规模5000亿元。

跨境资金流动便利化、科技金融发展、数字金融试点、绿色金融创新……南京自贸片区立足“新金融中心”建设,不断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金融产业创新走出“南京模式”。充满活力的新金融中心在长江之北强势崛起,高速发展的南京自贸片区显现出“虹吸效应”,引得金融机构频频落子,加速集聚。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在历史大潮下,南京自贸片区主动求变,与时代同行,新兴与传统在这里“碰撞”,产业版图越拓越大、越拓越宽。

出实招、解难题,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

率先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公、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是自贸区诞生时就肩负的使命。两年来,南京自贸片区对标国际,创新突破,带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激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在提升政务服务方面,自贸试验区围绕“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项目全流程“一枚印章审批”、建设项目“信用+承诺”审批、22个行业实行“一业一证”等相继推进,“极简审批”和定制化服务让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改革的红利。

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南京自贸片区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帮助企业打通“堵点”、破解“痛点”、攻克“难点”。如优化营商环境政策30条,通过深化“融资+融智”服务创新模式和优化完善“政策罗盘”智能化服务台等一揽子改革措施,全面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自上线以来,“政策罗盘”累计为3000余家企业提供惠企政策“秒送达”,帮助企业精准匹配相关政策10万次。

在法治建设方面,南京自贸片区摆脱“路径依赖”,因地制宜、果断先行,不断加快全国首个法治园区建设。随着全国首个商业秘密在线保护公证台的上线、全省首个自贸试验区法庭的设立和境外律所“多元复合”联营模式的推行,南京自贸片区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之路,知识产权、金融、商事、环境资源等领域法治水稳步提升。

自贸试验区是链接区域发展、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枢纽。南京自贸片区与南京市各板块开展制度创新共试,面向全市推出80条投资贸易便利化举措。秦淮区依托跨贸岛数字供应链创新中心,在南京自贸片区嫁接“数字工厂”模式;栖霞区利用综合保税区台,支持南京自贸片区跨境电商企业开展网购保税进口业务。未来,片区将继续强化与全市各板块联动创新发展,积极把握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成立的机遇,充分发挥南京科创资源优势,推动各类创新台和仪器设备共建共享,联合长三角其他兄弟片区,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好的营商环境如源头活水般吸引着优质资本,南京自贸片区亮出的实“招”成了吸引市场主体的“磁力”。自成立以来,南京自贸片区联合30多所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共建了93所新型研发机构,累计孵化引进企业1200余家,独角兽企业2家,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102家,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归国人才逾6000人。

改革“劈波”,潮涌江北。南京自贸片区紧扣“制度创新”核心任务大胆探索,不仅给企业带来便利和实惠,也让更多人看到这片热土上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讯员 许诺 记者 苑青青 强慧娟 丁小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