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又火了。

日,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消息让人瞩目。证监会随之表示,将着力打造符合中国国情、有效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专业化发展台。

“从国家重视程度以及企业总量上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含金量,堪比上市企业。”9月8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处长曾德峰在黄埔调研时谈到。

含金量越高,往往意味着难度越大。

以广州为例,目前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68家;2020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24万家——前者占比不到1%。

这还仅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作为总基数。实际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所涉企业类型,既包括科技型企业,也涵盖传统制造业企业。

接下来,广州将如何培育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小巨人”企业?一家普通企业最终修炼成功,需要打通哪些“关卡”?参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何诀窍?

知己知彼▶▷深调研摸清广州企业“底牌”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重要,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抓住政策风口,日来,广州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带队,前往番禺区、黄埔区等产业重镇,深入调研企业概况。当前,全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分布大致有三个特点。

在区域分布方面,“小巨人”企业集中分布在黄埔(32家,占全市47%)、花都(9家)、番禺(7家)、白云(6家)4个区。四区数量占全市总数约八成。

在规模分布方面,全市6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61家企业年营业收入在1亿元以上,占比为89.7%;11家企业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含)到1亿元(不含)之间的,占比为16.2%;1家企业年营业收入不足5000万元,占比为1.5%。

在行业分布方面,九成企业集中在制造业领域,约八成居省内细分市场首位,具有小配件蕴含高技术、小工艺配套大事业、小企业支撑大产业等特点。从细分行业看,小巨人企业在高分子材料与新材料行业分布了17家,遥遥领先其他行业。

“我们希望通过调研,了解广州企业‘家底’的同时,也让企业进一步熟悉政策,明确参评专精特新的重要意义。”曾德峰指出。

今年以来,广州市从融资租赁补助、担保费补助、首次融资贷款贴息、高成长贷款贴息四个方向,给予全市1108家中小微企业1.27亿元的补助贴息,其中广东裕泰实业有限公司、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获得了贴息补助支持。

同时,广州建立了覆盖全市11区的159家中小企业服务站,搭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全市还评选出“双十佳”星级服务站,上半年星级服务站举办线上线下活动400多场,企业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

接下来,广州将把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与做强全市21条重点产业链相结合,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开展“链金合作”;与各类服务机构合作推出更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属服务产品,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谋定后动▶▷“三加三减”助企业取长补短

“它登上过珠穆朗玛峰。”手执一款其貌不扬的红色手机,“小巨人”企业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许祥滨向来客介绍,该企业自主研发的芯片系统,让手机在极端恶劣自然环境下,乃至没有公网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借助北斗导航与外界取得联络。

从泰斗微电子的发展历程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直观表现有以下特征——

首先,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泰斗微电子拥有发明专利数超390项,远超评选标准要求的底线“与主要产品相关的有效发明专利(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2项及以上”。

其次,企业产品能够填补国内空白,甚至实现进口替代。泰斗微电子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穿戴、手机等领域,填补了北斗导航定位产品空白。

此外,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为可观。泰斗微电子开展基础研究,研发投入占比超过了30%,远高于评选标准提到的“3%”。

“以上三点,就是参评‘小巨人’的企业加分项。”曾德峰总结道,“评选标准按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经营管理等方面,规定了部分指标的下限,但企业若能远超这些标准,自然会获得评审们的青睐。”

除了“加分项”之外,曾德峰还总结了三个“减分项”:企业年度营业收入未能达到1亿元;参评“小巨人”的企业此前未获得省级部门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细分市场占有率未能跻身全省前三位。

当天调研中,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四级调研员陈瑜也向座谈企业传授了申报经验。她提到了几个关键要素,例如,企业的相关研究成果最好有量化说明;企业在一个领域深耕时间在7年甚至更长将会有相对优势。

步步为营▶▷梯度培育“小巨人”后备军团

三年来,广州市6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45家获得了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占比达三分之二。可见,获得省级部门认可的企业,有更大概率跻身“国家队”,成为“小巨人”。

根据工信部相关规划,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等阶段。企业达成的这些称号难度依次加大;荣誉逐渐积累,也搭起了企业“更上一层楼”的阶梯。

推进梯度培育,也是广州市长期以来采取的策略。截至8月底,全市共培育了1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5家重点“小巨人”企业、6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62家市级“两高四新”和专精特新企业。

广州五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沿着广州的培育计划一路走来。去年3月,五舟科技入选广州市“两高四新”企业;今年7月入围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

“两高四新”企业即“高科技、高成长、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是广州市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全市应对科技革命、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的使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可被视作“两高四新”企业的升级版。

年来,广州市工信局持续将培育和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核心工作来抓。而段时间以来的持续走访调研,正是为了接下来制定相关政策,布局“先手棋”。

据座谈企业反馈,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需要提交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排名作证材料,这类材料往往由行业协会发布。但广州的一些企业由于所属领域过于细分,无法找到对应的行业协会出具而无缘申报。

“一方面,我们建议这类企业找寻产业所属大类的行业协会尝试沟通;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收集企业诉求并向上反馈。”陈瑜提到。

此外,部分企业还表达了融资需求。“成功申报‘专精特新’本身,就展示了企业的雄厚实力。”曾德峰说,相关称号也为企业获得金融机构青睐增添了砝码。

调研现场,工商银行广州分行有关负责人直言:“专精特新企业建厂房,找我们就对了!我们为多个有此类用款需求的专精特新企业,提供过金融服务。”广州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该行会考虑专门设计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优惠金融产品。(记者李鹏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