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户养鱼一般追求肥大,这里养鱼却养瘦养小。日,记者走进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潭头水库附的瘦身鱼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看见,一个网箱内“瘦身”了20天的彩虹鲷鱼达到出货标准,正陆续送往客户手中。其它网箱还有罗非鱼和草鱼等品种正在“瘦身”。

网箱内“瘦身”了20天的彩虹鲷鱼达到出货标准。这是国家特色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惠州试验站示范基地。记者从惠州市农业农村部门获悉,年来惠州现代渔业发展迅猛,渔业已经成为惠州市农业发展和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0年已发展了5000亩高位池养虾、50000立方米水体工厂化养殖、10000亩牡蛎养殖等产业基地,创建了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2家(其中海水养殖企业6家)、省级水产良种场3家。

“肥鱼”养瘦后再出售

“瘦身鱼”就是将常规池塘养成的腹部肥厚的商品鱼放入流动的洁净水源中饥饿处理,实现体重下降的过程。“瘦身”后的商品鱼具有体色光鲜、无泥味、少脂肪、少药残、质量佳等特点。

“同一个饭店,普通的鱼可能是早上进货下午就养不活了,我们的鱼还可以养一个星期。瘦身鱼活力好,虽然价格高一点,但死亡损失折下来就远远不止这个价格差了。” 惠州市正道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瑞忠说,当初经营这个瘦身鱼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也有所顾虑,担心瘦身鱼价格高会影响销量,但目前瘦身鱼主销本地各大中高端酒楼,市场反响好。

年来,消费者对高品质鱼类的追求有所提高,餐饮行业对于“瘦身鱼”的需求量也呈增长趋势。陈瑞忠的基地与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合作,打造集养殖示范、科研试验为一体的淡水鱼高效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除了配备网箱、增氧机、自动饵料机等设备,还设有检测室,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以高出市场批发价5%—10%的价格收购养殖户的成品鱼,放入网箱瘦身后再出售。”陈瑞忠介绍,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周边约4000亩开展标准化养殖订单合作。并在这一经营模式下,通过统一苗种培育和发放、水质控制、疾病防控、饲料配送、循环瘦身、技术指导和培训等,引导和带动广大农户发展优质水产健康养殖。

发展渔业助力乡村振兴

“这个鱼瘦身后泥腥味、肚子脂肪都会减少,特别是养殖户如果用过一些消毒药等,瘦身这一段时间药残也没有了,整体是比较安全的。”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工程师李庆勇介绍,该中心技术人员经常到基地开展科研和指导,助力瘦身鱼特色产业做强做大。

值得关注的是,该基地是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科研实验基地,是惠州市推广“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及“专家+试验示范基地+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技术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推动渔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据统计,惠州市渔业资源优势明显,海域面积4519.44方公里,东江惠州河段长270公里,江河水面1.6万公顷。现有水域滩涂养殖面积约1.73万公顷,其中淡水养殖面积约1.44万公顷。2020年惠州市水产品总产量15.72万吨,总产值约35.12亿元。

“技术骨干长年深入基层,为广大水产养殖企业(户)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积极推广渔业优势品种、新技术,提供各类渔业技术服务,促进渔民增产增收。”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坚持立足惠州现代渔业发展需要,围绕惠州养殖主导品种选育、健康养殖、水生动物重大疫病防控等方面开展渔业科学研究,为惠州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和技术储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