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三楼的天台上,珠海青年陈天蓝望向马路对面,看见了他的母校——澳门大学,承载了他7年的硕士、博士求学记忆的地方。

马路另一侧,新澳门人龚元香也时常从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的家中向横琴眺望。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是她工作了9年的地方,每日往返两地早已成为惯。

2013年,作为“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澳合作的标志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正式启用。一条1500米长的河底隧道,将横琴校区与澳门特别行政区连成一体。

新校区建成后,一批批学子从澳门大学走出校门,来到马路对面的横琴创业、工作,开创一片新天地。

到母校对面创业的年轻人

在地图软件上搜索“澳门大学”会发现,澳门大学原来并不在澳门,而是在与澳门一河之隔的横琴,一个1.09方公里、形状似梯形的区域上注明“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由澳门实施管辖)”。

“我们很多同学都笑说这是横琴大学。”澳门青年黄茵回忆起5年前在澳门大学求学的经历时说。

2009年6月27日,作为澳门与横琴合作的第一个项目,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应运而生。中央在横琴岛上划予澳门大学发展新地,并授权澳门特区政府在其范围内实施澳门法律和行政体系。

2013年,澳门大学正式建成。次年,黄茵升入大学三年级,从位于凼仔的老校区搬进了崭新的横琴校区,成为了新校区里的首批学生。

从澳门大学毕业后,黄茵曾在广州、上海等地工作,最后还是回到了母校对面的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内地有技术、人才优势,澳门有丰富的国际资源、开放氛围,我和同学们常常会想,两者结合在一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2019年4月,她创立湾谷科技研究(珠海)有限责任公司,正式入驻横琴。

“创业到横琴,已经成为许多澳门青年的首选。”每天往返澳门与横琴两地办公,让黄茵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106方公里小岛的热情与活力。“随着琴澳联系越来越紧密,横琴这片土地将为澳门年轻人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走出澳门大学校门后,到一路之隔的横琴创业的,不止黄茵一个。

2010年,陈天蓝进入澳门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和导师、同学一起研发数字型微流控芯片,希望能够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检测。

2017年,从澳门大学博士毕业后,陈天蓝和他的同班同学带着科研成果进驻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并于次年注册成立了珠海市迪奇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其在澳大研发多年的技术进行产业化转化。

“来横琴创业,就是来母校马路对面,特别亲切。”陈天蓝说,创业路上,澳门大学也给了许多支持,如将相关技术专利授权给他的公司,且入股其中。这也是澳门大学首次入股毕业生团队创立的公司。

跨过关口的“琴澳同城”生活

从繁华的澳门中心区驱车经西湾大桥一路往南,半小时就到了与澳门隔水相望、隧道直通的澳门大学横琴校区。

而另一边,从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往澳门大学的方向看,这段200多米的距离,见证了“琴澳同城”的变化。

珠海横琴濠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龚元香曾经在位于横琴的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工作了9年。2012年,龚元香初到产业园工作,时住在澳门的她,每天早上都得6点多从家中出发,9点就要到单位上班。“必须要赶湾仔码头的第一班船,不然等第二班就赶不上了。”她回忆,那时候赶完第一班船后还需要等30至40分钟的班车,整个通勤时间差不多需要耗费3个小时。

2014年,澳门大学横琴校区投入使用后,龚元香随着在澳门大学任教的丈夫一同搬进了新校区内。“后来我们就方便多了,再加上横琴口岸通了,现在从家中到横琴往返一个小时内就可以解决。”她说。

如今,像她这样琴澳两地跑的澳门员工,既有自驾的,也有坐跨境通勤专线的。大多数人从澳门家中出发,无论到横琴哪个地方上班,在45分钟内可以到达。

去年8月18日,随着横琴口岸新旅检区域正式启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新模式开启。一水相隔的横琴与澳门,正式开启了“30秒跨境珠澳”的新时代

2016年,首批澳门单牌车入出横琴正式启动实施,目前总配额达到1万辆。不仅如此,澳门年轻人在横琴创业,政府有多项扶持政策;常住横琴的澳门居民还可以参加珠海市基本医疗保险;澳门社团在内地开设的首个社会服务中心启用……

交通的不断便利,以及各项生活服务的优化、细化,横琴与澳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龚元香这样每天往返两地的“新澳门人”而言,“琴澳同城”的熠熠梦想正在照进现实。

两地架起无形“同心桥”

澳门大学师生出入横琴的变化,正是横琴营造趋同澳门的宜居宜业生活环境的缩影。

“对于横琴未来的发展,我觉得一定要换位思考,要解决澳门人所虑,才能吸引更多澳门人来横琴生活工作,比如许多澳门人出行普遍使用摩托车,但在横琴不能使用。”澳门大学硕士毕业后,在横琴工作了10年的申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琪说。

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横琴方案”)印发,刘琪特别关注到一点,“加快推进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横琴口岸的专用通道建设,探索在澳门大学横琴校区与合作区之间建设新型智能化口岸”,他期待,往来母校和横琴之间,实际距离能够和看见的一样短。

“通道建成后,从澳门大学新校区到横琴口岸只需几分钟。”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将为澳门大学师生往来澳门和横琴,架起一座便捷桥。

这不仅是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需要,更是澳大师生和更多琴澳居民的现实需求。更多的创业者了解了“横琴方案”后发现,此次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相当于引进澳方的管理模式、管理理念、管理手段,形成类似澳门的生活、生产环境,为建设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家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横琴方案’在社会民生融合方面有不少具体措施,落实到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领域,比如支持澳门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主体在合作区设置医疗机构,允许指定医疗机构使用临床急需、已在澳门注册的药品,这意味着以后澳门居民在横琴看病,将和在澳门当地医院看病得到一样的待遇,有效实现就医方面的一体化。”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陈广汉说。

“物理空间上的桥很重要,但两地间无形的‘同心桥’更重要。”刘琪十分期待,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发展,未来横琴、澳门两地将能衔接得更加紧密,“琴澳同城”能覆盖两地居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记者刘梓欣何康杰梁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