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如中刀”“我现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中签了”……近期A股频频上演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的剧情,让投资者苦不堪言。10月28日,新股破发仍在持续。成大生物(688739)、戎美股份10月28日开盘即破发,且未能翻盘。其中成大生物收跌27.27%,成为年内上市首日跌幅最大的新股。而自10月22日以来,A股市场已连续5日现新股破发。
成大生物收跌27.27%
一度被认为是“大肉签”的成大生物,10月28日上市首日的表现不免让投资者失望。
交易行情显示,成大生物10月28日开盘低开18.19%,开盘后股价持续下跌。截至当日收盘,成大生物收80元/股,跌幅为27.27%。成大生物盘中最低下探至78.88元/股,最大跌幅为28.18%。
据东方财富显示,成大生物10月28日全天总共成交17亿元,换手率为53%。成大生物的首发价格为110元/股,也就是说成大生物开盘即破发。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今年共有404只股票圆梦A股。从上市首日涨跌幅来看,成大生物跌幅最大,成为年内“最惨”新股。
经北京商报记者粗略计算,若中签的投资者选择在78.88元/股的位置卖出,中一签成大生物则亏损15560元。
成大生物上市首日破发,打新的投资者苦不堪言。有投资者表示“以前打新是赚钱,现在是要命”,还有投资者表示“我现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中签了”。
截至10月28日,成大生物的股东人数有3.287万户。
针对公司上市首日股价破发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成大生物董秘办公室进行采访,但对方电话一直显示“您所拨打的电话正忙”。
招股书显示,成大生物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科技企业,公司核心产品包括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乙脑灭活疫苗,公司的人用狂犬病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可采用Zagreb2-1-1注射法的狂犬病疫苗,公司的乙脑灭活疫苗为目前中国唯一在售的国产乙脑灭活疫苗产品。
财务数据显示,2018-2020年成大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13.91亿元、16.77亿元、19.96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约6.2亿元、6.98亿元、9.18亿元。
频现破发原因何在
事实上,成大生物上市首日破发仅是近期上市新股的一个缩影。10月28日上市的戎美股份走势同样疲软。
交易行情显示,戎美股份开盘即破发,盘中股价一度低至27.53元/股。截至10月28日收盘,戎美股份收28.79元/股,跌幅为13.18%。
北京商报记者通过统计发现,自10月22日以来,A股已连续5个交易日现新股破发的案例,除了成大生物、戎美股份外,中自科技、凯尔达、可孚医疗、中科微至、新锐股份等个股均出现上市首日盘中破发的现象。
频现破发的原因何在?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新股破发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政策方面新股发行节奏加快、近期市场人气不旺以及市场各方盲目推崇“新股不败”而引发的持续高价发行等因素影响。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谈到,近期注册制下的发行定价机制再完善,刚把“联合报低价”导致的频现首次融资不足、开市首日涨幅10倍的异常情况进行了规范,结果又出现了承销券商和发行企业盲目高市盈率发行导致的新股接连首日破发现象。
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认为,连续破发有市场情绪的影响,在新规定价的新股出现破发后,一些投资者会认为这个规则下定价的新股都偏高了,然后就先回避了,导致出现连续破发的情形,这种情况可能还会再延续一段时间。
“近期的连接首日破发已明显有点传染性了,打新的投资者对破发的恐慌心理也被传染了,因而破发效应不断扩散。”周运南亦如是表示。
在宋清辉看来,注册制下,新股定价需要注意估值加速分化问题。近两年来,注册制市场化定价趋势已经越来越显著,“新股不败”的神话已经被打破,新股破发渐成常态。新股破发意味着新股的赚钱效应减弱,打新收益逐渐降低,打新赚钱将来或不再是常态,“破发”则会成为常态。与此同时,新股破发意味着市场更加趋于理性化,有助于引导市场投资者正确的价值投资观念。
足以可见,打新已不是一个蒙眼投篮就能中的活儿了。“蒙眼”打新的时代已过去,那么投资者还能打新吗?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注册制下新股的稀缺性有所下降,新股基本面的差异导致上市后涨幅出现二八分化,近来新股首日破发频现即是印证。因此,对于打新者而言,精选优选个股尤为重要。要关注公司尤其是高市盈率发行的公司是否具有持续成长能力,可以从公司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在行业中所占的地位、拥有的核心技术、经营模式等多角度分析。
“打新的风险是无法回避的,除非不参与新股市场。下一步,建议打新投资者除了股票基本面,还需考虑一下自身接受风险的承受力。”王骥跃如是表示。(记者刘凤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