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岛”华丽转身成为“生态岛”。作为我国首个以“公益+旅游”模式开发、首个生态修复主题整岛开发的无居民海岛,珠海三角岛的建设动态备受关注。

11月23日,记者从珠海九洲控股集团全资下属公司珠海九控蓝色海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控蓝海”)获悉,经过数年修复建设,三角岛生态修复工程初见成效。预计2021年年底前,三角岛可完成客运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投入试运营。

无居民海岛“试水”市场化开发

三角岛到珠海、香港、澳门的直线距离分别约为15公里、30公里、12公里,乘坐航班从九洲港出发,半小时便可抵达。

三角岛面积不大,但名头不小。2011年4月12日,国家海洋局向社会公布我国第一批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共计176个,三角岛名列其中。

2017年2月,九控蓝海获得三角岛旅游开发使用权。这是国内首个采取“公益+旅游”开发模式的项目,也是全国首批以市场化方式转让无居民海岛使用权的示范项目。

2017年12月,三角岛运动休闲及科教示范项目开工建设,正式拉开建设帷幕。

2018年7月,九控蓝海取得了国内第一本无居民海岛不动产权证。2019年5月,《珠海经济特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对无居民海岛的规划、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作出了明确要求,旨在进一步健全海域海岛保护制度体系,引领推动无居民海岛保护开发。从那以后,三角岛开发建设中遇到的无法可依、无规可循、无法受理审批等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020年1月,三角岛更历史地与陆地并网供电,并实现同网同价,彻底解决了海岛电价贵的问题。

历时数年修复 绿色重回小岛

记者实地走访三角岛看到,码头已投入使用,沙滩修复工程已完工,岛上的两个淡水湖清澈宁静,那抹美丽而独特的蓝让人难以挪开目光。

“三角岛变化太大了!”珠海九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苏晓强于2019年2月上岛工作,见证了三角岛的蝶变。

据介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三角岛被卖给一家企业,采矿作业破坏了岛上的生态环境。

“岛上被开采过的部分,基本上没有绿植,都是光秃秃的,从远处看就是一片片的泥土色。”苏晓强回忆起上岛时看到的海岛样貌。面对“千疮百孔”的生态环境,上岛的工作人员们开始着手山体边坡复绿和海岸线生态修复等工作。

辛勤的付出逐渐得到回报。苏晓强介绍,全岛复绿面积约达8万方米,海岸线生态修复长度约4000米。绿色慢慢回归岛上,动植物多样愈加丰富,未来大湾区的海上旅游胜地已经初现神采。

如今,苏晓强十分享受在岛上的时光,“生态环境变好后,越来越多的鸟类飞来定居。”

与此同时,一个适宜生产生活的良生态圈也逐渐成形。“目前,三角岛实现了全岛水电网全通。”负责三角岛开发运营的九洲控股相关负责人介绍,海洋海岛监测中心、风力发电站、海水淡化厂、垃圾处理厂、消防中心等公益场所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些场所不仅发挥着岛上基础设施的作用,也将为后续开展海洋海岛科普研学活动等公益项目创造多种可能。

据悉,根据三角岛的建设规划,全岛划分为海岛码头区、主题活动区、文旅配套区、静谧休闲区、海岛后勤区。音乐场所、度假休闲场所、海洋海岛科普基地等多种类型共35项业态的打造,将“公益+旅游”以及音乐主题的内核展现得淋漓尽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