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在亳州市药都银行“社保业务服务站”,工作人员看到一位老人在自助服务机前不知所措便上前询问,得知老人来办理退休人员资格认证,因第一次使用自助服务机而犯难,便主动协助老人一步步完成认证操作,并与她共同体验了自助服务机个人社保权益信息查询、缴费明细打印等功能。
这是近日发生在亳州市人社局“局长走流程”活动中的一幕。这位工作人员就是该局局长陈长安,他来到银行网点体验“社银合作”新模式服务流程。之前,“局长走流程”中收集到群众反映社保窗口少、办事不方便等问题,“社银合作”正是创新之举。推进社保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将银行柜台变成“社保前台”,打通了社保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陈长安深有感触:“‘走流程’很有必要,让我们亲身体验、换位思考,了解到在办公室和会议室无法获得的信息,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满足群众的新需求。 ”
今年份以来,全省人社系统开展“厅局长走流程”活动,人社干部“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切身感受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找出症结、提出对策、改进服务,全员参与、全流程体验,目前累计“走流程”185次,发现问题173个,提出整改意见136条。
走得“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厅局长走流程”,首先推动的是工作作风转变。倘若高高在上,不了解群众真实需求和现实困难,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发文件,或者例行公事、敷衍塞责,不可能干好工作、赢得民心。“走流程”,真心真情才能走进人心。俯下身子倾听百姓的艰辛与不易,亲身体验群众办事的难点痛点,换位思考查找工作中的问题不足,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践行“人民至上”理念。陈长安请服务对象对他的服务给予评价,得到好评后感触地说:“人社服务更贴心,办事群众才能更暖心。”将自己置于被评价位置,怎能不改进作风、用心服务?“走流程”走得“真”,力戒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才能切实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工作作风更加严实。
走得“实”,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 “走流程”不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复杂问题实行项目化推进,促进活动成果转化。省人社厅一位负责同志在合肥逍遥津街道“走流程”时,了解到创业者贷款难、手续多、成功率不高,立即与省财政厅会商,指导合肥市改进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合肥市推行“123”工作日审批制,加快贷款审批进程,平均审批时间缩短三分之二。“走流程”发现一个漏洞,解决一类问题,优化一个机制,健全一套制度,才能更好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走得“细”,解决问题落细落小落实。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往往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一件件实事的落实、一件件难题的解决而获得。亳州市人社局办公室主任周丹说,其实“走流程”中像“社银合作”那样的“大事”比较少,更多的是通过优化流程为群众和企业办事“减负”,例如减少一个材料、免除一项审查、缩短办事时间等,都是“小事”。这些“小事”看似不起眼,但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走流程”必须克服眼高手低、好大喜功,静下心来、沉下气来,从细处查起改起,细化问题清单、细致整改落实,为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走得“新”,促进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标准化、一体化是政务服务发展趋势,完善的电子平台为政务服务提速提质。亳州市人社局针对“走流程”发现的惠企政策落地难问题,通过大数据比对、流程再造、信用监督等结合,推出“免申即享”政策。企业无需提出申请,更无需提供材料,只需点击一次确认领取,即可享受相应政策补贴,实现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 “走流程”不是传统的上下沟通,还应树立互联网创新开放和服务思维,让人社服务更加精准、灵活和亲民,流程与运作更加透明、开放和包容,提高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应用与改进,更是治理理念、服务机制的革新。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切实弘扬优良作风。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结合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流程”是检验为民初心的“一面镜子”,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一把尺子”,是规范人社服务的“一次练兵”。把问题找准、需求摸清、措施落实,将“走流程”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常态化走基层、转作风,“镜子”更明亮、“尺子”更精准、“练兵”更有效。(刘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