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领“微心愿”,雪中送炭做好事

“哇,智能语音机器人真好呀,还能教我读英语单词。这种被叔叔阿姨关心的感觉真好! ”12月8日,滁州市城南医院志愿者带着桌椅、护眼灯、智能语音机器人等物品,走进滁州市南谯区6户困难儿童家中,实现孩子们的“微心愿”。

“微心愿”虽小,却很具体实在。一个书包、一张书桌、一台暖风扇、一个电饭锅……这些看似常简单的生活物资,对于困难群众来说可能是雪中送炭,与他们的生活冷暖息息相关。

“‘微心愿’凝结着困难群众真实的心声和迫切的需求,也激励着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多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滁州市文明办主任陈飏说。滁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入户走访,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3300余场,党员干部认领困难群众“微心愿”5800余个,收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7100余件。

全省各地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线上线下广泛征集群众需求,精心梳理制作群众“微心愿”清单。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摸准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按照点单、制单、派单、接单、评单的“五单工作法”,把“我为群众办实事”送到心坎上、办到实在处,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细微之处见真章。省直机关领导班子成员在基层建立500个党支部工作联系点,3659名党员干部帮助困难群众实现 “微心愿”1622个,1.7万名在职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到社区报到,省直单位3680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了10869场次集中志愿服务,参与志愿者50827人次,受益群众达79万人次。

实施“微项目”,用情用力解难事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现如今,江淮大地上活跃着380多万名志愿者,5.7万多支志愿服务队伍扎根一线,2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遍布城乡,志愿服务的触角遍及每个角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实施志愿服务“微项目”,把碎片化的、零散式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微项目”形式整合起来、固定下来,明确服务内容和活动方式,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效载体和抓手。

宿州市创新实施“邻里集市”志愿服务项目,纳入全市党史学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精准设置党史学教育、救护知识宣传、义务理发、修理小家电、旧衣缝补等8个子项目,公开招募4个志愿服务组织,走进社区、居民小区开展利民便民“邻里集市”志愿服务活动14场,受益群众4200余人。

“‘邻里集市’是开在家门口的志愿服务集市,居民逐渐由‘受益者’向‘志愿者’转变,在社区形成了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志愿者的浓厚氛围。 ”宿州市文明办主任刘婉贞介绍。

芜湖市实施 “小蘑菇撑开脱贫致富伞”“恒爱行动大学生公益园”“心予助学”等品牌志愿服务项目,定期组织志愿者进小区、进企业、进家庭、进农村、进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群众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

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各单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理论宣讲、文体活动、移风易俗、关心关爱等服务内容,紧密结合群众思想认识实际和生产生活需要,设计有主题、有特色、有内容的活动项目,既满足群众普遍、共的现实需求,又满足差异化需求,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针对实效

化解“微矛盾”,扶危济困办实事

在淮南市八公山区山王镇,活跃着一群家喻户晓的“老娘舅”。 75岁的郑文卿是其中一员,他整日奔波在田间地头,为大家排忧解难,化解一件件邻里纠纷。

“农村的纠纷虽然不大,但是处理不好就容易引发矛盾,一打官司就是几辈子的仇恨,就会成为影响和谐稳定的‘炸药包’。”郑文卿说。拉拉家常、叙叙乡规,“老娘舅”从家长里短到法理人情,用最朴实的语言、用接地气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

和为贵,调为先。桐城市将“六尺巷工作法”与为民办事有机结合,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做到党史学教育走心走深走实。村居建了“村民说事点”,成立村民说事会,邀请“五老”担任说事会成员,以“议民愿、评民理、遣民闹、劝民和”为原则,把矛盾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桐城市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417件,调处成功率97.9%。

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聚焦社会治理“毛细血管”中的堵点难点,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网格化基层治理,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目前,全省共划分网格15万多个,配备网格志愿者15万余名,实现网格化管理服务全覆盖,延伸基层社会治理“神经末梢”,为群众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网格志愿者激活了安细胞,深化了共治共享,让基层治理变得更“耳聪目明”。安庆“六尺巷”、淮北“一杯茶”、黄山“作退一步想”等特色调解品牌,一批批调解志愿者活跃在田间街头,调解邻里纠纷,宣讲方针政策,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融合的新模式。(记者 张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