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皖北已是隆冬季节,天气严寒。但在阜南县地城镇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点上,工人们仍在紧张施工。
“抓住年尾这段晴好天气,争取在年前完成80%的建设任务。 ”阜南县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蔡明胜介绍,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重点任务之一,今年全县投资2.07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9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
在皖东,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里,工作人员徐光明最近也异常忙碌。
“重点是通过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查看寒潮天气给农作物带来的不利影响。 ”徐光明说,产业园新建成的星空地一体化精准农情监测体系,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生长环境、发育趋势等信息。放眼望去,土壤墒情仪、智能灌溉闸、虫情监测器……现代农业是什么模式?在示范区已能看到一些端倪。
与阜南一样,天长也是首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 “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我们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 ”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智慧农业云平台1个,大中型农业物联网应用主体24家,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各1个。
前不久,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首批100个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我省三地入围,分别是阜南县、天长市和芜湖市繁昌区,先行先试,力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通过创建示范区,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探索成熟模式。 ”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副处长陈旭辉表示,这三个县区生产基础较好,装备水平较高,产业链基本健全,经过多年发展拥有较为完备的经营体系,政策支撑体系健全,具备先行先试的条件。
“目前集聚区已引入加工项目12个,总投资25.6亿元”
围绕主要任务,扎实推进示范区建设
记者了解到,早在今年初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重点工作意见中就明确提出,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县为单位首批创建100个左右。 “我们边申报边创建,虽然刚批复不久,但3个示范区围绕主要任务,均取得了一定创建成效。 ”陈旭辉介绍。
12月26日,在天长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物流加工集聚区内,安徽农垦雪里香食品公司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 “我们是加工集聚区第一个投产运营的企业。目前区内基础设施已配套到位,扶持政策也很完备。 ”公司副总经理姚鹏对投资环境深表满意。
“目前集聚区已引入加工项目12个,总投资25.6亿元。 ”天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叶恒田介绍,这些项目涉及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冷链配送等多个环节。将按“产园融合、产村融合”思路推动集聚区建设,未来目标是打造成供应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的重要基地。
下一步,天长将以粮食为主导产业,积极探索粮食主产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路径和模式,在设施化、园区化、融合化、绿色化、数字化等“五化”方面提升现有优势、补上短板弱项,力争2025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阜南,当地聚焦产粮大县生产成本高、增效有限及沿淮地区生态脆弱、水旱灾害频发问题,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农产品加工率不高、产业融合发展不紧、联农带农机制不畅、农业数字化覆盖不广等短板。以优质粮食工程为抓手,推动落实“六优联动”“四链协同”等模式,采取“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经营。“通过促进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优服等‘六优联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生态链‘四链协同’,来升级江淮粮仓。 ”蔡明胜说。
在繁昌,数字乡村试点县项目建设,成为示范建设重要抓手。走进繁昌区平铺镇的宗春农机专业合作社水稻基地,一套新安装不久的设备格外显眼:一套智能虫情测报灯、一套小型田间气象站以及土壤墒情仪、肥力监测仪等,正是合作社负责人刘明山增产增收的秘诀。该基地是繁昌区8个智慧芜湖大米基地之一。这些设备对田间数据进行采集,再传输到中联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分析后再回传到刘明山的“智农云”的App上,作为田间管理依据。 “这样让我今年亩均增收400元以上。 ”刘明山说。
“下一步将设立5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推动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吸引社会资本有效投入农业生产。 ”繁昌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军介绍,将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引导加工企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品牌粮食、青梅等原料种植基地建设,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创建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3个地方各有特点,定位和任务也不同”
因地制宜,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明年将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一年,在今年基础上整合农业生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项目,统筹各项资金发挥集成效应,力争早日形成可推广的行之有效的模式和路径。 ”省农业农村厅发展规划处一级主任科员彭立军介绍,“3个地方各有特点,定位和任务也不同。天长主要探索粮食主产区现代化模式路径,阜南主要探索脱贫地区实现现代化模式路径,繁昌主要探索都市郊区和数字农业方面实现现代化路径。 ”
即使是寒冬时节,来到阜南,依旧会被这里的场景所震撼,田野一马平川,一望无际都是绿油油的麦苗。 “基于黄淮海平原粮食主产区及淮河生态经济带区位条件,阜南创建的任务是建设黄淮海区域粮食全产业链发展样板区,淮河生态经济带适应性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固脱贫促振兴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蔡明胜表示。
像阜南这样的县市,在皖北相当普遍,它的探索也具有代表性,成功经验也具备复制推广的价值。
天长则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发挥安徽东向发展战略“桥头堡”区位优势,加快推进粮食产业产加销一体化高效发展。它的任务是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示范,在粮食生产大县转型发展等方面率先突破。 “我们要求它要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强化体制机制创新,在长三角内陆腹地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上趟出路子。 ”彭立军说。
同样立足于长三角,繁昌与天长路径和模式也不相同,它的目标是探索长三角都市农业引领农业现代化的路子。 “我们将紧扣大城市农产品供给保障和市民生活品质提升,补齐农业设施、产品加工、人才技术等短板,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强化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以‘大都市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和市民休闲度假基地’为特点的城郊都市农业样板。 ”张军说。
专家表示,安徽是农业大省,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多次为国家贡献经验和智慧。从皖北相对落后的粮食大县,到东向发展战略“桥头堡”,再到都市农业发达的长三角“后花园”,作为国家试点,阜南、天长和繁昌各具特色,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它们不仅承担着为安徽农业现代化探路的重任,也将为国家贡献宝贵的实践经验。(记者 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