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广东不断探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之路。不少环境污染问题获得整改,一些整改措施同时考虑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期间,广东仍将持续探索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之路。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的同时,也明确2022年要“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抓好污染防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练江茅洲河等水质大幅改善
2020年,全省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5%;2020年,广东实现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全部清零,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 87.3%,茅洲河、练江、广佛跨界河流等重污染流域水质大幅改善;2020年,全省完成人工造林2.7万公顷,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66%。
上述数据的背后,是广东在“十三五”期间对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探索的努力。当中提及的练江流域内曾有地方因发展针织印染业而获“中国针织内衣名镇”的“称号”;该行业对练江支流无序排放污水,导致练江受到污染而一度被戏称为“全国污染最严重河流”。公开报道显示,练江流域地区近年大力改善环境。根据汕头市生态环境局官网2022年1月18日转载当地媒体报道,汕头通过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厂和污水处理厂补足练江流域环保设施短板。与此同时,汕头还建设了两个新型印染园区,引导174家企业进驻,并为入园企业提供技改补助、金融支持等服务。
在深圳,当地在茅洲河治理需要清理“散乱污”场所的同时,适时对流域内的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升级,引入排污达标的高新产业保障当地经济发展。在广州,一些涉水违建在治理时,采取腾空首层改造排污保留居住和经商功能的做法,形成“水边骑楼”景观,成为广州治理涉水违建没有“一刀切”拆除的写照。
既保生态文明又保经济发展,广东正在探索,初步有成果。
代表委员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近年来,代表委员们积极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广东省人大代表刘艳文,曾在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强发达地区(珠三角)非法转移倾倒固体废弃物源头治理的建议》。广东省政协委员陈景勇,则在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加强北江流域水质保护的提案》,透露北江上游所属的北部生态发展区在努力保护生态环境以满足下游饮水需求时,也渴望资金支援平衡投入。
“推动珠三角核心区优化发展、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北部生态发展区保护发展。”刘艳文在2022年广东两会期间表示,广东各地未来一段时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应强化空间引导、分区施策,按照“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构建区域绿色协调发展新格局。
“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都要为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应有贡献。”陈景勇认为,北江上游所处的北部生态发展区,要坚决落实好“一区”定位毫不动摇保护好全省的生态屏障。北江下游,则要更加珍惜利用和保护当地生态资源。
广东省政协委员倪阳在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分组讨论中表示,广东的生态文明建设需具有前瞻性,可以预期的是一些“高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面临着淘汰或者转型升级,广东应尽早规划部署涉及“双碳”的生态文明建设关联工作。在倪阳提出建议的当天上午,广东省政协委员赵莉瑜在“委员通道”上,建议广东应推动煤炭使用数量和排放二氧化碳量均比传统模式减少的绿色煤电技术,实现“双碳”目标。
2022年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将这样干
根据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在2022年将继续推进水环境治理攻坚,强化重点流域和黑臭水体综合治理,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深化非法洗砂洗泥专项治理,新建城市污水管网1500公里,确保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由此补齐治水工作中的短板。
根据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今年还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设施建设,加强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建设“无废城市”;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抓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
对于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2022年广东将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国家试点工作,实施“三线一单”分区管控。深入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建设,持续加大资源统筹、政策供给力度,提升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加快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步伐,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支持各市壮大县域、镇域经济,因地制宜发展水经济、清洁能源、绿色矿业等,积极发展农产品种养和深加工、乡村旅游经济,打造生态经济发展新标杆。
在“补短板”的同时,广东还将前瞻性处理“双碳”问题。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广东在2022年将“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梁怿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