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汕头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改工”现场动员大会,对全市“工改工”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落实。这是新年汕头召开的第一场全市推进会,拉开了汕头深入开展“工改工”的序幕。会上明确全市今年要完成6000亩“工改工”改造的目标,进一步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为汕头走好“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之路提供强有力的要素支撑。

长期以来,汕头市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工业用地紧张和土地低效利用的现象突出,已成为制约汕头高质量发展的一大瓶颈。去年以来,汕头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实施低效产业用地再利用和三旧改造“工改工”,有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推动有限的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掀起“工改工”热潮。在汕头市党代会和汕头市“两会”上,汕头提出5年内通过“工改工”,在全市形成5万亩新型产业园区,明确今年要完成6000亩“工改工”改造的目标。

围绕该目标,汕头市自然资源局已在全市划定160方公里工业用地管控范围。有关负责人表示,“工改工”项目将重点在工业控制线范围内开展,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建设,除公共利益需要外,禁止调整为其他用途。

为激发社会动力,汕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工改工”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给予了全方位支持。财政奖励方面,市给予各区1000万元启动资金;拆除重建类的实行梯度奖励,每亩最高支持20万元;政府挂账收储项目收益可补偿村集体。在土地方面,《实施意见》创新出台13项政策红利,从放宽准入、完善手续、延长年限、提容增效、分割转让、置换改造、整合改造全链条撬动土地资本,提振信心动力。(记者/余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