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持续发力,金融机构创新作为,金融资源下乡兴业,才能为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按下“快进键”。
去年4月份,我省被列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试点的9个省(市)之一,探索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金融产品和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保障;不久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其中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独列出,意在进一步缓解乡村振兴资金不足、融资难等问题。
眼下,我省金融科技与乡村振兴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如何补齐“三农”金融服务短板?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下沉”资源
创新特色产品
人勤春早,亳州市谯城区大杨镇的聂红伟是有名的种粮大户,眼下他正在为春耕忙碌着。 “往年都缺钱,今年资金周转很顺畅。 ”聂红伟笑呵呵地说。
“去年,玉米丰收时节,我贷了200万元,顺利渡过了最缺钱的难关。 ”聂红伟告诉记者,早在2021年初,他就与种植基地及周边12家种粮大户、20多家家庭农场签订了收购订单,但万亩玉米种植基地迎来丰收,数千万的兑付资金让他犯了愁,“无意中,看到了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上的一条信息,这个可帮了我的大忙。 ”
那条微信公众号推文的信息介绍的是“振兴e贷”信用贷款。亳州药都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政府”机制,依托亳州市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归集的全市83家单位3000多类64.5亿条数据、药都农商银行存贷款、中间业务等历史存量数据以及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数据,获得一套高质量、高标准的数据资源,生成了可以进行农村信贷产品在线申请、准入判断、业务分配、贷后预警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供应链融资平台,并创新研发了“振兴e贷—供应链融资”系列产品。“聂红伟每年有大额粮食订单,可以线上直接申请信用贷款,在我们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上传了相关材料之后,2个小时就可拿到200万元的信用贷款。 ”该负责人说。
依托现代科技搭平台、建生态,我省正不断探索金融资源与服务“下沉”到乡村。 “去年,安徽省被人民银行、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确定为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建设省之后,我们广泛征集具有安徽特色、适合安徽省情和‘三农’实情的示范工程项目,经过反复研究论证,筛选出30个示范工程项目,涉及20余家金融机构和参与主体。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些项目以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及云计算等技术作为支撑,覆盖医疗、电商、便民缴费、服务小微、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基础民生领域,通过着力打造示范工程精品项目,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和公共服务。亳州药都农商银行开发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供应链融资平台,正是入选的示范工程之一。截至1月末,该平台累计授信户数1035户、累计授信金额48.37亿元。
“数据”赋能
夯实信用基础
“最近市场火,这一批2万多只鸡,估计三四天就能卖完。 ”2月底,记者来到阜阳颍东区插花镇的豪祥养殖场时,负责人曹洋一边指着崭新的养鸡大棚一边笑着说,“以前大棚只有1800平方米,设备也不行。多亏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要不然哪有这现代化的7200平方米的大棚,又哪能赶上这红火的市场。 ”
5个月前,曹洋正因资金问题,打算搁置扩产计划时,颍东农商银行插花支行客户经理任汇慧走进了养殖场。 “郭洋被评为村里的信用户,凭借3A信用等级,可以向银行申请无抵押贷款。了解他的资金需求之后,我们将其信息录入到阜阳市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管理平台,根据农户的经济情况和其所在村的乡风文明评价进行信用额度评定,很快线上就审批了15万元的信用额度。 ”任汇慧说。
据了解,2019年7月末以来,由省委组织部牵头,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会同相关部门和机构,在16个市的16个县中,选取32个乡镇、335个村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在前期工作纵深开展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安徽银保监局等部门创建安徽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于2021年2月上线并入选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项目。该平台搭建了省级农村信用专题库,归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所需的省级部门单位相关数据,构建集成了市级平台互联网服务门户的省级农村综合服务窗口,面向广大农村信用主体,为其提供包括信用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数据采集终端利用手机App等电子设备直接登录平台采集、上传农户信息数据,进一步打破“数据孤岛”和信息壁垒。
据统计,截至2021年末,已累计为60.25万户(个)信用主体(包括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授信460.48亿元,为8.08万户(个)信用主体用信100.87亿元。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夯实金融科技基础支撑,助力农村建设数字化”是我省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安徽选取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服务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营管理平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乡村旅游智慧管理平台等8个示范工程项目,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安徽特色、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基础设施。
“云端”服务
便利乡村生活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不仅要助力缓解“融资难”问题,也要纾解农村“缺服务、办事难”的痛点堵点,提升惠农服务的覆盖面、满意度和乡村生活的便利性。
“取钱方便,先来200元,买点猪肉包饺子吃。 ”3月1日,天气晴好,在六安市霍邱县临淮乡夏台村郭长群烟酒杂货店门口,张大爷嚷嚷着要取“退休金”。取钱不到银行,而是在村里商店,这是啥情况?
其实,老人们所说的“退休金”,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邮储银行霍邱县支行持续推进农村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选址多数在乡镇、行政村等人口较为集中的商超,提供小额取现、转账汇款、代理缴费等服务。 “我家烟酒杂货店里就设了一个邮储银行助农取款点。 ”郭长群说,去年,商店为2000余名老人提供了超200万元的新农保代发服务。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乡村一站式便民开放平台服务项目,我们想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村便民缴费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多渠道、跨地区的线上线下缴费服务,以信息化手段解决农村居民 ‘跑腿缴费’‘人工记账’‘人工代缴’等农村区域缴费难问题。 ”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探索在江淮大地并不少见。省农业农村厅和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围绕卖、贷、缴、找、看、办等15个功能模块,共同搭建“裕农通(安徽)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开发的“云缴费”聚合缴费平台,将全省现有的公共缴费服务类别、线上线下金融服务渠道、银行系统整合为一,汇聚成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缴费资源库,个人用户可以通过安徽农金的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和扫描二维码渠道进行缴费,大大提升了缴费服务便利度……
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一直在路上。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实时跟踪示范工程项目最新进展,推动项目加速落地,并基于示范工程项目达效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促进项目优化迭代、推广复制。同时按照相关要求实施监管,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上,平衡创新与监管、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的关系,通过树立一批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的典范,着力推进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普惠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农村公共服务便利化、农村建设数字化,带动金融机构为全省广大乡村地区提供更加精准、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记者 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