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投入超1.2万亿元,“十三五”时期北京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运。“十四五”时期,北京又将启动哪些重大项目?3月3日,北京市召开《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重大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提出了具体建设任务。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加快建成3号线一期、12号线等一批项目,推动轨道与城市功能“站城融合”发展,建设海绵城市,并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到2025年,北京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将更加完善,绿色集约、智慧精细水将不断提高。

多个地铁站、交通枢纽在建

按照《规划》目标,“十四五”时期要初步构建京津冀城市群2小时交通圈和北京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全市轨道交通(含市郊铁路)总里程达到160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1300公里。

北京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来现余介绍,在建设安排上,北京将加快建成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3号线扩能提升等一批项目,不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结构,推进启动11号线一期、19号线北延、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东北环线整体提升等项目建设。

新线建设与既有线网优化提升,将提高总体的运输效能。与此同时,北京还将加快推动北京丰台站、北京朝阳站等一批起到“四网”节点作用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行轨道交通同台换乘、垂直换乘,进一步提升接驳换乘的便捷和舒适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吴世江介绍,将在城市副中心加快推进谷线、6号线南延、M101线等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沿河、沿绿、沿路建设连续贯通的慢行网络,发挥北京城市副中心交通枢纽门户作用,推动“站城融合”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叶堂林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是“两翼”,也是两个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通州能承载未来城六区人口的40万-50万,雄安新区要承载60万-70万,承载力度是很大的。随着非首都功能往两翼转移,就需要建立综合交通枢纽,把人流、物流往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引导,避免中心城区人流过度集聚。

而针对“站城融合”的建设模式,叶堂林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属于“TOD”即“交通导向”的发展模式。“在交通枢纽上加盖综合物业,可以是办公的、商业的、人才居住的,把宝贵的地上空间利用上。这样可以节约通勤时间,有利于留住人才,能带动周边商业、生活设施的配套。”他说。

主城区积水点动态清零

水务方面的项目建设是“十四五”时期的又一重大施工板块。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北京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要达到40%以上,主城区积水点实现动态清零。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兼总工程师伊锋介绍,要完成骨干堤防达标治理、推进重点防洪工程和重点蓄滞洪区建设,基本建成“通州堰”防洪工程体系。开展积水内涝防治,构建“源头消减、管网输送、蓄洪消峰、超标应急”的内涝防治体系,解决“城市看海”问题。

2019年,北京城市副中心构建“通州堰”分洪体系,通过“上蓄、中疏、下排”三个功能,防洪标准可由原来的“50年一遇”提高为“100年一遇”。“通州位于北京东南角,是下风下水的地方,地面上的河流、湿地比较丰富。”叶堂林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建设‘通州堰’,一是要把水利用起来,做成景观、湿地,有利于环境容量的提升,二是要解决防洪问题。”

而解决城市内涝,在叶堂林看来,除了要增加排水口,顾好城市的“里子”,对城市内的下水道加强修理,防止道路积水,还要改变规划理念,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空间有一定的蓄水功能,缓解排洪压力。

打造森林马拉松步道

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北京越来越成为绿色宜居的城市。下一步,北京还要稳步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到2025年前,除核心区外,各区全部创建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引领京津冀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

森林步道将成为北京的亮丽风景线。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周庆生介绍,北京将构建“一核、两环、五带、十片区”的市级绿道系统,新增城市绿道350公里;建成星级绿道服务驿站44处;在郊野和山区规划建设“一十百千”森林步道体系,即构建1条100公里串联山区原的森林游憩道、10条森林马拉松步道、100条10公里健身步道、1000条3-5公里的迷你步道,打造特色化的全程、半程、微型马拉松跑道。

为此,北京的森林覆盖率还将进一步提升。据了解,到2020年底,北京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4.4%,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提高到86.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到16.5方米。“十四五”时期,全市森林覆盖率还将达到45%,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全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7方米。同时,全市森林蓄积量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量1000万吨。(记者杨月涵吕银玲)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