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城乡融合发展有哪些成绩和经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何在?进一步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有哪些路径?5月30日,省农村经济学会2022年学术沙龙在南京举办,来自省有关单位、相关科研院所的农业农村问题研究专家,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相关处室负责人等出席沙龙。

作为省社科联“江苏经济社会热点观察系列学术沙龙”2022年的首场活动,此次沙龙以“更富成效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在前期调研基础上,研究提出进一步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城乡融合发展从县城起跑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使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农业农村的现代化。

“更富成效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观念要把牢,措施要精准,效果要实在。”省农村经济学会会长胥爱贵认为,县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起跑线,具有历史沿革上的稳定性,也有独立自主的财政支撑,还有资源配置的手段,以及创业创新的能力。县城的建设对乡村带动作用是直接的,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从县城起跑,跑向更广阔的领域,跑上更高的平台。“更富成效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前期已经有良好基础,后期措施可概括为规划一体化、产业链条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环境治理宜人化、社会管理高效化。”

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洪武认为,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描绘好“县域一张图”,在拟定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土地整理,做好规划设计;其次要培育好产业化主体,尤其是农产品加工型企业,让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产业化主体发展中发挥更大功效;第三要探索好农民市民化,苏南等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可以加快探索“以地换身份”“以地换地”等手段;第四是运用好政策集成化,统筹协调好各部门相关政策,精准发力。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昙云提炼总结了常州市“聚精会神”四篇文章——农村在“聚”字上做文章,强化资源要素聚合,有序引导和集中投向“三农”领域;农业在“精”字上促转型,发展精准农业、精致农业、精品农业,加快培育“常”字头精品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集群;农民在“会”字上下功夫,培育会生产、会经营、会管理的职业农民,加快提升农民“会”的能力;乡村在“神”字上求突破,坚持梯次开花、串珠成链、连线成带,加快形成全域美丽乡村蓝图。

建立城乡合治体制机制

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总经济师湛中林认为,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建立城乡合治的体制机制,其基础就是城乡相通的治理体系、统一的大市场和共同的现代产权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一个共同的制度框架内实现城乡要素的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与城市不同,农村社区、涉农社区在过渡过程中,最难的就是人和资产不清晰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了,城镇化的过程就会顺利很多。”湛中林提出,可以适度分散集聚地,分层城市化,缓解人口过度向大城市集中导致的“大城市病”。不用远离家乡,家门口就能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农民自然而然愿意留、留得住。“去年一年,南京10.37万的人口增量,超过全省三分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包括郊区在内的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叠加形成了对周边城市及外省人口较强的集聚效应。”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刘营军表示,目前城乡间人才流动主要表现为农村精英向城市的聚集,但从有利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角度来看,需要更多的人才到农村去施展抱负。“建议因地制宜开展实用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涉农院校要加强涉农专业学生的情怀教育和职业教育,增强服务‘三农’的行为自觉,同时积极建立激励人才基层就业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农村人才工资待遇,达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实现要素资源自由流动

“现阶段城乡融合发展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乡村在城乡融合发展当中的地位问题,城乡在融合发展中的衔接问题,要素流动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载体问题,空间布局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协调问题。”常州大学总会计师陆华良提醒,更富成效推动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要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要实现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具体措施包括在破除城乡人口双向流动难题方面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深入挖掘激活乡村资源价值,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下乡等,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省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张利强介绍了供销社在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即与农民利益连接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市场化运作更高效。“进入新时代,供销社发展的重点在县域,对象就是农业农村农民,要继续以农村流通为切入点,完善农村流通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绿色生态服务体系,持续提升对农民的生产、生活、生态的服务,更好地发挥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季辉表示,推进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江苏农业农村部门正在不断探索与突破,县域内宅基地流转已在泗阳等地试点,家庭农场联合成立合作社成为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发展方向,县域内跨乡镇提供公共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值得研究,江苏年初发布的“财政金融支农16条”正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吴 琼)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