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启东江海岸线大潮迭涌——吕四深水港,世界最大载量风电叶片海轮等“远方客人”频频造访;海工船舶园,全球首艘140米级打桩船等“大国重器”驶向深蓝。南通市副市长、启东市委书记李玲说,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建设、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等国家战略叠加机遇,启东将聚力建设沪苏通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为南通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升腾“第一缕阳光”。
一体融合,打造“最靓窗口”
初夏,建设中的启东森林公园一派葱茏。驻足江堤眺望,对岸即是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岛。这里是启东的“滨江阳台”,更是面朝上海的“第一窗口”。
启东市委市政府深知,推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长三角谋篇,着眼一体化布局,才能实现从“对接”到“融合”的发展质变。启东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响亮提出:建设沪苏通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
李玲介绍,要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统筹谋划打造“五个城市”,即对接上海门户城市、全域创新样板城市、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最美江海花园城市和共同富裕幸福城市,不断丰富拓展“窗口”内涵,努力展现“最靓窗口”的现实模样。
推开一体融合之“窗”,启东打开了高质量发展之“门”。几年前,上海浦东祝桥镇建设航空产业城,迫切需要腾出产业空间,启东高新区顺势打造“区中园”——浦东祝桥启东产业园。如今,园区集聚企业约500家,近八成来自上海。一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逆势增长14%,外资到账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崇明岛上,启东“飞地”又绘绿色发展新画卷。策应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启东委托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一体编制《启隆镇总体规划》。多年来,启隆镇未引进一个制造业项目,还主动关闭、搬迁所有工业企业和畜牧养殖企业,投入巨资复垦土地,全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业。
“建设对接上海门户城市,要跳出产业转移传统路径,不能捡到篮子都是菜。”启东市市长杨中坚说,聚焦交通互联、资源互补、产业共链、生态共保、民生共享,将努力与上海“各自贡献长板”,打造与上海双向赋能、互相成就的“窗口”。
并联江海,舞动“黄金岸线”
5月20日,葡萄牙籍货轮“丽莎(LISA)”号缓缓靠泊吕四港区10万吨级通用码头泊位。作为通州湾江苏新出海口起步港区,吕四港区“开港即繁忙”,短短数月迎来30艘外轮。
承载“东方大港”使命,吕四港打造国内少有的公铁水、江海河多式联运体系。临港规划建设28平方公里的产业区,已集聚多个百亿级项目,一个以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为主的千亿级产业板块浮出水面。吕四港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沈捷说:“江海岸线由串联到并联,激活港产城联动‘化学效应’。”
在启东海工船舶园,一道围墙里“挤”进两家企业。海工园党工委负责人介绍,用富余闲置厂房引入配套智造项目,已培育成销售过亿的规上企业。多年来,海工园生产岸线寸土未增,但通过“腾笼换凤”“一笼多凤”,去年规模工业总产值增长56.5%。
从吕四出发,一幅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共生的“江海画卷”徐徐铺展——沿海岸线向南,是高端商务休闲旅游基地江海澜湾、重点集聚上海中小企业的启东高新区;江海交汇之处,圆陀角正打造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基地;转至江岸向西,穿越3000多亩森林公园,是生命健康科技园、产业园……寸土寸金的江海岸线上,还有一片片“生态留白”点缀其间。
“拥江揽海是启东的核心优势,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托。”李玲认为,腾出的宝贵岸线资源,在未明确产业定位、引入优质项目之前,宁可暂时空着也不急于填满。既要激发产业活力,更要保持发展定力,真正让黄金岸线发挥黄金效益。
幸福起笔,绘美“缤纷画卷”
日前,省生态环境厅发布54个县(市、区)4月份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启东再居榜首。此前,启东已连续3年获得空气质量全省桂冠。去年,该市PM2.5年均值23.2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标率93.2%,不仅双双位列全省第一,更取得一项历史性突破:在全省率先将PM2.5浓度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
启东人的“小确幸”不止于此。走进启东市妇幼保健院,一块牌子引人注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启东分院,这是目前南通首家、江苏单体规模最大的县级妇幼保健院。“投入10亿元,把上海名院‘搬到’家门口。”杨中坚说,对接上海不仅要融入交通圈、产业链,还要在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对标,让市民享受高品质生活。
城市之美,更美在人心。今年,两则“启东故事”温暖全国:陆上,海复镇庙基村74岁网格员倪伯苍十年如一日,走街串巷“解疙瘩”,记下40本80万字“民情日记”;海上,4艘启东“红帆”将遇险的16名福建籍船员全部救起。机关干部下沉千家企业,党员群众踊跃穿上红马甲……一季度,启东实现6%的GDP增速,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居南通前列。
江海相拥处,风光多旖旎。随着吕四深水大港百年梦圆、北沿江高铁开工在即,启东迎风聚势,打开发展新格局。(记者 徐超 王世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