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天下安”,保障粮食生产和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滁州市审计局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深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情况审计,为乡村振兴战略全程护航。

为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扎实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实落地,滁州市审计局在高标准农田审计中重点关注了农田建设质量不达标、偷工减料、建成设施废弃闲置、违规“非农化”、“非粮化”利用等问题,切实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聚焦重点。审计组从项目总体层面进行规划和布局,审查申报、立项审批、验收、资金使用、监管等环节是否由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深入现场实地查勘泵站、田间道路、输配电设施等重点工程,排查是否存在未按设计图纸施工、虚报工程量、偷工减料,致使工程质量不达标问题。聚焦提升。关注政策、资金和人才等各类要素投入的统筹效果,合理提出建议,推动引导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生产经营主等多元主体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在保障建设资金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各级各类相关资金的统筹使用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涉及政策多、地域广、资金量大,仅依靠审计人员开展现场审计工作效率较低,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现场审计面临挑战。为了提高审计工作质效,更好地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滁州市坚持科技强审,持续推进大数据审计技术的应用推广,积极构建非现场审计平台,加强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间的协同,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等新技术、新手段,加强对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的数据采集、风险预测、智能分析力度,结合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开展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的审计,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规模、利用等全过程监测监管,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农田建设资金类别多、拨付使用环节多链条长,尤其是机构改革之前涉及原国土、发改、财政、水利等多个部门。为进一步落实涉农资金“穿透式”审计要求,审计组沿着资金拨付使用流向跟踪到底、查深查透,对问题性质作出准确判断;深入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推动了被审对象加强高标准农田管理和维护的相关工作机制建设,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贡献了一份审计力量。(王白露 记者 苏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