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黔中大地,经过多年发展培育,一批批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各地群众的主要增收门路和支柱。
(相关资料图)
有了产业就能留住人,留住了人,就留住了振兴乡村的底气。
如何继续扬起农村产业振兴的“帆”?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多彩贵州网记者采访了几位贵州省全国人大代表、住黔全国政协委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答案。
“你看,这些猪不是普通的猪,是一群住着空调房、喝着山泉水、定期‘体检’的猪;可以用手机通过监控观察猪的进食、饮水情况……”3月11日,在谈及黔东南州岑巩县大有镇塔山村的智能化养猪场时,“研究生猪倌”郑培坤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宝贝”。
郑培坤是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塔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今年,他又多了一个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
1982年,郑培坤出生在一户普通农民家庭。小时候,他经常跟着当兽防员的叔叔“出诊”,看到猪牛羊病得不行,打几针后就活蹦乱跳了,觉得很神奇。从那时起,他暗下决心,长大以后,也要像叔叔一样当一名兽医,为乡亲们服务。
为圆儿时梦想,郑培坤勤奋学习,2005年,他从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本科毕业,2016年又取得该校在职研究生文凭。
毕业后,郑培坤在武汉先后从事销售和畜牧兽医管理工作。同时,还在湖北发展生猪养殖,年收入过百万元。
一次返乡经历,改变了郑培坤的人生轨迹。
养殖场外观
2012年春节,郑培坤携妻儿返乡探亲,看到很多乡亲因外出务工导致土地荒废、生活依然贫困,郑培坤很想为家乡做点什么。思虑再三,他决定放弃湖北的养殖场返乡创业,让乡亲们在家门口也能挣钱。
通过考察,郑培坤发现家乡的气候和生态很适合发展生猪养殖。
2012年3月,郑培坤在塔山村流转了20多亩土地,建起了年出栏5000头的标准化养殖场。与很多规模化养殖场不同,他养猪自己配料,猪要养到六七个月才出栏。2014年,首批生猪出栏上市,由于肉质好,虽然价格比一般生猪高,但非常畅销。
郑培坤(中)给工作人员介绍养猪场情况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2014年8月,他成立了岑巩县双农牧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生猪养殖以及饲料加工和技术服务。一年后,猪场年存栏1200余头,年出栏3000余头,年利润达50万元左右,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养殖基地。
郑培坤养殖之路越来越顺,妻子从武汉返乡支持他创业,当地群众也加入创业中来。
48岁的郑培成和郑培坤是寨邻,早些年一直靠着在外地做卤菜生意养家糊口,在一次与郑培坤的交谈中,了解到生猪养殖这个致富路子,随后回到家乡,在郑培坤的帮助下开启了养猪事业,当起了“猪老板”。
“他把销路和技术全部都给我们解决了,我们就专心养猪,比在外面打工强很多。现在我家养殖场共有400头猪,年收入20多万元。”郑培成说。
“带动更多人脱贫,要考虑如何把养猪产业做大做强的问题。”带着这种想法,2016年,郑培坤以“能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创建贵州思府农牧有限公司,并且引进全套智能化系统设备。
“如果没有监控系统的话,要随时了解各个猪舍的情况是很难办到的。”郑培坤介绍说,除了视频监控,猪舍内的温度、湿度、通风以及氨气浓度都有传感器自动检测调节,既智能,又精确。
这种科学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的养殖场,不仅大大节省人力,提高生产效率,还辐射带动周边长溪、中洞、和平等9个村450多户1700人增收。
2023年全国两会,郑培坤关注哪些领域?
“主要还是和生猪产业有关。”郑培坤表示,养猪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也让他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心中的责任更大了。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村强民富是他最大的心愿。
一审:曹 轶
二审:林 萌
三审: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