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20日,2023年全省项目观摩暨“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大会正式启动。
此次观摩会从3月20日到21日举行,由省领导率队,分为两个组前往贵阳市、贵安新区、黔南州,现场观摩各地项目建设情况。
(相关资料图)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各地工作干得怎么样?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多彩贵州网记者将兵分两路,跟随观摩组前往全省各地,同观摩代表一起看项目、寻亮点,了解各地的发展、倾听代表的感悟。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的脚步永不停歇。
2月1日,贵州省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贵安新区举行,总投资3767.67亿元的68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拉开贵州2023“项目建设年”的序幕。
同一天,贵州出台96项工作举措,围绕投资增长、消费增长、煤电保供、工业增长、春耕备耕等10个方面,项目化、目标化、责任化落实各项目标任务,稳增长、稳物价、稳就业,确保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
项目动起来,投资跟上来,信心强起来,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贵州坚定信心、奋跃而上。
9个市州,687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园区车间,机器的轰鸣不绝于耳;广袤田野,春耕备耕一派繁忙……一幅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图景徐徐铺展。
回顾过去,贵州锚定“主攻方向”,敏于抢抓机遇,主定位实现精彩可期——
新能源项目齐头并进
在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文园区内,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沙文二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项目不久前陆续投产,一台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设备飞速运转。
”这个项目投资近7.8亿元,投产后预计年产1.2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该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夏荧营介绍。
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是国内部分知名电池生产企业的重要正极材料供应商之一,新生产线的扩充,将推动企业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一大批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相继落户贵州,各经营主体纷纷抢抓发展机遇,寻求增长新动能。
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于2021年5月在高新区投产,目前已建成6条15亿瓦时产能生产线,专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电池。
“我们生产的刀片电池,已通过安全性要求最苛刻的针刺测试。”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在电池高风险安全位点使用耐高温和具有优异绝缘性能的高温陶瓷涂层,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并兼具高体积能量密度、高放电倍率和长寿命、长续航的优势。
据了解,贵阳弗迪电池抓住市场机遇扩充产能,在贵阳高新区投资30亿元建设的二期项目已进入环评阶段,完全投产后将形成15亿瓦时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使贵阳弗迪电池拥有总计30亿瓦时的年产能。
工人们在生产车间忙碌 张雪建 摄
为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贵州于2022年提出由省财政出资100亿元设立新动能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统筹10亿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贵州6个重点产业园区、20个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重点项目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如今,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在黔中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新型工业化实现大突破
“我们预计全年产值达1.3亿元至1.5亿元,目前已与茅台、习酒、珍酒等酱酒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工厂正积极生产,确保一季度供应。”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总经理邱敦华说。
随着数字化应用不断普及,在遵义国家高新区盈田工谷工业园,作为以研发、生产智能瓶盖为主的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在把产品升级为“智慧e盖”的同时,开发联通酒企数据链的“e码库”“e供应”“e营销”等酒业物联数字化平台,进一步打通酒企大数据链。
以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包材企业依托数字化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只是贵州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毕节市七星关区坚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主抓手,持续调结构、促转型,产业质效得到新突破。
工人正在赶制订单 范俊岑 摄
走进贵州星润弹性织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各司其职,查看和维修设备运行情况,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作业,一批批弹性花边织带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最终交付客户。
“自2021年4月份入驻以来,通过不断发展,目前公司有460余台设备,日产量70万米左右。”贵州星润弹性织物有限公司经理曹玉江介绍,从目前的生产状况来看,收益非常可观,预计年产值能够突破6000万元。
在黔东南州天柱县工业园区内的贵州庆昌镒万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火热繁忙的生产景象,几条生产线火力全开,技术工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铆足干劲忙生产。
该公司主要生产轿车及商务车用轻型拉索和车窗玻璃升降器等汽车配件。公司负责人刘刚介绍,目前,公司现有员工100余人,2023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
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百业强。近年来,贵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产业链更加完整。
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稳健
连日来,在黔东南州麻江县谷硐镇景阳坝区,工人挥锄栽葱,一派繁忙之景。
“去年,通过招商引资,贵州金提篮农业产业有限公司到村里发展蔬菜产业,群众以800元每亩的价格把土地流转出去种植大葱,还能在种植基地务工增加收入。”麻江县谷硐镇景阳村第三网格网格长蔡德治说。
“有公司带动,我们更有信心发展产业。”景阳村村民张福英说,大家在基地务工不仅能挣钱,还学到了科学的蔬菜种植、管护技术,公司也能提供种子、销售渠道等。
据了解,2023年,麻江县将在谷硐镇、坝芒乡两个乡镇建设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1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建设蔬菜基地5万亩,为粤港澳大湾区直供优质蔬菜产品,让蔬菜产业成为助农增收支柱产业。
村民在地里锄草 罗京来 摄
贵州生态环境好、山地丘陵多,孕育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为做好“土特产”文章,贵州选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特色优势产业“接二连三”,向融合发展要效益,实现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林下种养、种养循环等实现多重效益。
2023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一刻不懈怠,把农业产值做上去、把占比降下来,坚持总量质量一起抓,推动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做大做强,加快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安顺市西秀区双堡育苗基地的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苗床上,育苗盘里长出的幼苗绿意盎然。目前,基地育苗20余万盘,可覆盖移栽面积2万亩左右。同时,基地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供应辣椒苗或者是种子,按照统一预防、统一种子种苗、统一保险、统一肥料、统一收购的方式推进辣椒标准化种植。
——从卖“原字号”向“制成品”转变。贵州初好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已形成年压榨处理刺梨等农特产品12万吨和年灌(包)装生产蔬果原浆、饮料8406万升的生产能力。贵州刺梨种植面积领跑全国。目前,以刺梨产品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78家,其中规上企业30家,刺梨鲜果加工能力约32万吨。
——向农业农村多元价值要效益。春日里,纳雍县厍东关乡万亩玛瑙红樱桃花争相怒放,大量客商和游客涌入厍东关赏花,游客的涌入也催生了农旅融合的“赏花经济”。2022年底,陶营村各类生产经营总收入达6500万元,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
……
一件件喜人成绩的背后,是贵州找准特色优势,念好高效农业“山字经”,不断深化的成果。
奋楫扬帆,逐浪前行。接下来,贵州还将继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紧扣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更加务实、更高水平推进“四新”“四化”,引领人民群众大步迈进更加美好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本网记者:杨 婧
一审:郭秋含
二审:丁 憐
三审: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