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汽车驶出大连周水子机场,在辽南丘陵间穿行而过的高速公路上飞驰两个小时,就能抵达一个叫做“平岛”的小岛。

最近二十年间,这里被开发成了一个4A级旅游景区,一条不时被海水淹没的潮汐路将小岛和陆地连在一起。

上岛之后,再坐渔船向海深处行驶10分钟,会看见另一种奇观——木板、钢管、渔网和监控摄像机组成的养殖箱,从船边一直延伸,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从无人机的视角看上去,它们横平竖直、井井有条,像是飘在海上的纵横阡陌。

这些养殖箱里,生活着数以万斤计的海参。这些长在4A景区里的海参,又被叫做“辽参”,是海参中的上品。相对于生长速度很快的南方海参,北方冷水里慢慢长大的“辽参”肉质更加紧实,个头也更大——和人们一般印象中食指大小的样子不同,刚出水的“辽参”比手掌还长,足足有黄瓜大小。

清朝人编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海参辽产最佳,吴、浙、闽、粤者肥大无味”的表述。半个世纪前尼克松访华的国宴餐桌上,用到的海参正是产自大连的这片海。

在过去,想吃到海参并不容易,需要潜水员身着厚实的潜水服,戴着护目镜和氧气下水,在哪怕到了6月仍微微发凉的海水里“挖呀挖呀挖”。加之生长对环境的要求苛刻,海参向来是一个昂贵食材,“鲍参翅肚”并称四大珍贵海味,并不是一个大众化的食材。

但现在,随着电商平台渐渐加入海参产业链,情况开始发生变化。比如京东超市在2023年的618期间,推出了折合19.9一根的即食海参。高端食材的平民化,似乎已经近在眼前。

海参的品质在升级,价格却被电商平台“打下来”,这是怎么做到的?带着这个大大的问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专门来了一次平岛,在咸湿的海风里,寻找来自一线生产者的回答。

寻味“辽参”

初来平岛,北方并不温柔的海风划拉着每个来访者的脸,到处跑的工程车扬起漫天灰尘,和风一起宣告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车道的两边,全是围起来的海水养殖围堰;车道的尽头,是蓝色塑料浮箱拼装起来的简易码头,出海工作的小船,都是从这里出发的。

养活这些海参、“承包”整座小岛的,是一个名叫“鑫玉龙”的公司。它也是一个新三板上市企业,在产业链深度和市场规模上都排在国内前列:全国海参产量25万吨,辽宁产区约10万吨,鑫玉龙占辽宁产区的20%左右。

在平岛上,不仅有养殖基地和捕捞人员,还有齐备的海参加工厂。最高峰的时候,有2000-4000人上岛工作。整个小岛,围绕着海参拥有着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但鑫玉龙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正在做一种“九死一生”的事业:前期投入非常大,建设过程艰难又漫长,投资回报周期相当长。

如今,建设的效果已经初步可见。在这里,一根海参从海底走到包装盒里,通常只有三个步骤:

“海碰子”——捞海参的潜水员,把海参从海底摸上来,放进网兜;船靠岸,货车在几分钟之内,把成箱的海参运到加工车间;工人把海参倒进清洗流水线,机器先进行自动清洗,反复冲刷,洗到海参上面的泥土和海草,再推送到几个手脚麻利的大连阿姨手边,她们用一把小刀片飞快地划开海参,掏出内脏,再清洗加工。

网箱养殖的海参捞起来就更方便些,不必“海碰子”下水,直接站在网箱边缘的木板上捞起来就行。

目前,海参主要有3种主流吃法。一是鲜着吃,也就是买鲜活海参自行加工,不过受保存时间和烹饪水平限制,这种吃法相对小众;二是最为常见的干海参,经过工厂加工、或烤或晒变成干,可以长期保存,烹饪前像泡木耳那样泡发;三是即食海参,也是最新、最方便的一种吃法,无须泡发可以拿出来直接食用,也可以再行烹饪加热等,吃法类似预制菜,且营养价值能得到较好的保留。

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发展以及冷链物流的普及,基础设施的完善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即食海参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特别是年轻人在“买给自己吃”的场景中,更喜欢即食海参。京东超市在2023年4月的一份报告显示,即食海参销量同比增速已超40%,消费主力是26-45岁的年轻白领。

位居优质核心产区,鑫玉龙公司因此集各大电商平台“宠爱于一身”,不论是网红超市还是数百家店的新零售连锁,都引入了鑫玉龙公司的海参产品。目前,鑫玉龙的电商业务已经占营收的三到四成。从2017年起,京东开始和鑫玉龙公司合作,平岛的海参开始在京东销售。

电商改变平岛海参

在京东选择平岛、选择鑫玉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商平台的数字化能力,是如何改变传统渔业的。

京东超市生鲜业务的一位负责人告诉刺猬公社,他们很重视“企业测评”,也就是对产区的商品进行进一步的评价。具体到海参,会从感官上的色香味到蛋白质含量、水分盐度等理化指标进行综合测评,根据测评计划来遴选出一批优质的商品。这也被形象地称为“数据选址”。

与此同时,在掌握消费者偏好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习惯和要求进行“反向定制”,来指导品牌合作商和工厂来“反向定制”,更精准地生产符合消费趋势的商品。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更好地实现“低价”。比如,目前京东上有3000多个海参商品SKU,京东会进一步地进行价格比对,找到在同样的质量下谁的价格能够做到更低,确保源头直采能够做到最低。

在电商平台,品质的管控也贯穿了整个销售的流程。在事前,京东会进行前期的一些资质审查,确保商品符合相关的资质要求和产品标准;事中,当商品进到集中大仓之后,京东会进行入仓验收,审核产品各方面的品质指标,对于没有达到仓储要求的会拒收商品,同时在日常销售过程中也会安排抽检,比如对一些宣传卖点进行比对和核实,一旦达不到要求会下架处理。

同时,京东还会对一些重要的商家和商品安排专业人员进到现场里,驻场监督整个生产的全流程,从原料的验收到生产的加工环节,再到最终的各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事后,京东还会通过数据监控来比对,如果出现数据异常也会第一时间介入和商家进行及时沟通,来优化它的质量反馈。

数字化对海参行业的改变,还体现在京东的智慧供应上。比如,在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数据进行评估之后,可以预判“每天在北京大概需要消耗多少份海参”等问题,根据数据倒推商家的备货数量。这有助于商家减少库存量,降低资金占用对于商家的压力。京东即食海参商品库存周转天数已经控制在了27天。

刺猬公社还了解到,京东在海参领域的合作伙伴,其实远不止鑫玉龙一家,截至目前,已经有300多个品牌或企业已经和京东建立了合作关系。

当电商平台开始“立规矩”

电商平台对传统行业的赋能是一方面,同时也在改变一些“游戏规则”。

2023年3月,京东针对干海参,制定了一个京东好海参新标准,各项指标的严格程度全面高于行业以往的标准。在高速增长的行业里,为商品“立规矩”,成了电商平台的全新命题。

比如,有商家会刻意模糊一些产品的含量标识,比如海参产品的固形物、糖分、水分、盐分含量等指标,来浑水摸鱼,将一些可能低质的商品当做高质量的销售;有的商家甚至会以次充好,比如为了模仿大连海参深色的特点,用茶叶对海参进行染色;有的为了增重,会给海参加盐。

为了改变这些乱象,平台方选择更深度地接入上游生产环节,通过发布更强标准的方式阐述平台对品质的理解,让行业更加规范。

除了质量上的问题,大连海参是国内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但市场上存在颇多冒充大连地标产品的海参,以获取更多的“原产地溢价”。

为了更好地进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京东联合各个地方政府和协会做地标溯源的管控,比如在京东上卖大连海参,想打出大连海参这4个字,就必须达到相应的政府和协会的授权链路,才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审核。

而在干海参的京东标准发布之后,京东也会继续发布即食海参的标准,进一步去规范海参行业。

此外,京东也在和地方品牌,一起做产品。2023年618期间的“19.9海参”,正是京东和鑫玉龙合作推出的“喜玉”即食海参。对此,品牌商家并不担心“低价策略”会影响海参的长远价格,而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需求,希望能借此机会,让海参更多地走入平民百姓家。

长期来看,京东一直有个“十节甘蔗理论”,讲的是每个行业都有一个链条,从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仓库、物流、客服等等,从产品源头一直到最终面向消费者,需要从全部环节来考虑,与合作伙伴一起优化成本,目的是进一步降低终端售价。

一根19.9的海参背后,是京东十节甘蔗理念在2023年618的一次折射。联合合作伙伴做低价,对于坚定喊出“百亿补贴”、“低价是最大竞争力”的京东,将成为以后的方向和常态。

而当我们把目光重新放回平岛,夜幕四合之时,忙碌了一天的平岛海鸥归巢,渔船回港,网箱和渔排都隐藏在了黑暗中。远处,灯塔的白光亮起,正在穿透海上的暮云,一闪一闪把周围照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