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实施饲草饲料发展、畜牧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提质、生态安全保护及科技服务支撑等五大工程

本报讯(记者王秀娟)3月31日,记者从山西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按照我省三农工作“十稳十提”思路要求,结合区域发展“十四五”规划,我省印发《山西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2022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到今年年末,建设10万亩以上的饲草基地2个,区域内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建设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50个,肉类总产量、奶类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33%、73%。

《计划》指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以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坚持草畜结合、农牧循环、生态优先,在保障生态安全和提升粮食产能基础上,调优结构、调高质量、调特产品,实现农业结构适应性水平、可持续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水平明显提升,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挥区域草牧业优势,重点实施饲草饲料发展、畜牧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提质、生态安全保护及科技服务支撑等五大工程,着力打造成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结构调整样板区和京津冀优质农畜产品供应基地。

饲草饲料发展工程突出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等三大优质饲草,着力抓好基地建设、新技术推广、机械化生产等工作,提升饲草产业发展能力和水平。今年区域内优质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210万亩以上,在朔州市建设2个10万亩以上的饲草基地。

畜牧产业提升工程突出发展奶牛、肉羊、肉牛三大草食畜,推广“山西省生态畜牧示范场建设标准”,以国家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为引领,扶持建设50个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重点提升乳品和肉制品两大畜牧产业,建设高标准牛羊生态牧场50个,肉类总产量、奶类总产量分别占到全省的33%、73%。

特色产业提质工程加快杂粮、油料、马铃薯、蔬菜(食用菌)、水果、中药材等六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发展雁门关区域特色和优势,全面打造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今年区域内杂粮面积达到700万亩,油料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鲜薯产量超过280万吨,建设5万亩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

生态安全保护工程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原则,稳定构筑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持续开展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今年营造林150万亩左右,实施草原保护与修复3万亩以上。新开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稳定在30万亩左右。依托雁门关区资源优势,建设一批休闲农业重点县、休闲农业精品景点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镇。推动农业与旅游、康养、教育等产业融合,适当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民宿康养、研学科普等休闲农业新业态。

科技服务支撑工程进一步强化科技服务支撑,持续开展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研究形成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实用技术成果,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转化率,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

《计划》指出,要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脱贫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强化衔接资金支持与政策指导和金融性帮扶,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明确“十四五”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统筹政策支持、资金项目和成效考核,优化调整“四个不摘”政策,确保雁门关区27个脱贫县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推动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为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形成有力保障。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