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多地发生。省内多市医疗队奔赴异乡,加入到自己城市之外的防疫服务队伍中。医疗队队员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很多人表示,不管到哪儿都把当地人当自家亲人,他们自己总结说:“千里助抗疫,我们一家人”。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追踪采访了这些可敬的医疗队队员,听他们讲述参与省内外抗疫的经历。 吕梁医疗队 支援太原抗疫 把当地人当做自家亲人 “妈妈,你去太原5天了,我很想你。”4月15日,柳林县人民医院护士陈海连看着女儿发的信息,眼圈红了。 4月11日,吕梁市抽调4个县(市)5家医院的49名医护人员,成立了疫情防控应急医疗队,支援太原抗疫。当天,柳林县人民医院的12名医护人员到达太原,他们分配的任务是到太原市万柏林区小西铭村进行全员核酸采样。 来到小西铭村的第一天,在社区志愿者的配合下,医疗队队员分头进行核酸采集。消毒、核对信息、采样、装管、再消毒……一户户走下来,汗水很快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流淌,急促的呼吸导致防护面罩上全是哈气,需要喘一会儿气才能慢慢消掉。当地居民看到医疗队员们十分辛苦,拿了几袋牛奶表达感谢。队员们谁也没有接,不是不渴,而是怕喝了以后上厕所。为了尽量避免防护服的浪费,医疗队队员们在出发前就一起约定不喝水、不吃饭。一直到14时,一天的采样工作才结束。4月11日到17日,柳林医疗队负责万柏林区小西铭村入户采集工作,共入户2430户,完成4446人次核酸采集任务。 4月14日凌晨1时,正在睡梦中的柳林医疗队队员接到紧急命令,调第八备用组成员刘苗苗、赵洁、王杰梅、王玲玲去隔离检疫区执行任务。队员们来不及说太多嘱咐的话,只是一起动手帮出发的队友整理好生活用品。凌晨1时50分,4名队员一到达任务区域就马上投入到工作中。 紧急调走的队员去往新的阵地忙碌,留下来的队员们都很担心。张珍在微信群里嘱咐:“第八组的队员辛苦了,我们要发扬战士精神,不论在哪儿我们都是最优秀的。亲爱的姐妹们,注意防护好自己是重中之重!”另一名队员赵翠琴说:“姐妹们,我给你们带了些棉棒,你们忙完回房间后用酒精给鼻孔和耳孔消下毒。” 截至目前,柳林医疗队12名队员还全部在太原的隔离防疫区负责日常防疫工作。 柳林医疗队的队员是大家眼中的白衣天使,也是家里的女儿、妈妈,是每个家庭的主心骨。她们奋战在抗疫一线,家人在后方无怨无悔的支持和理解,来自家人暖心的话语,孩子努力学习、开心生活的视频,是她们前行的动力。 队员赵洁的女儿今年要高考了,平时她每天都要想着法子给女儿换花样做饭,就怕女儿吃不好。她来太原支援后,女儿只能托付给邻居照顾。队员刘翠琴、刘苗苗都曾支援过武汉抗疫。刘翠琴的老公因疫情被封控在太原小店区,无法回柳林。她到太原后,家里留着两个正在上高一、高二的孩子。孩子在家上网课,平时吃饭什么的只能托家里的嫂子帮忙。刘苗苗家有5岁的儿子,临出发时,孩子在爸爸怀里很懂事地为妈妈送行,刘苗苗自己却一直掉眼泪。她说:“作为一名党员,这种情况我责无旁贷。谢谢家里人的理解和支持。” 队员乔文宇平时只吃素食,在家的女儿们担心妈妈吃不好。每次发微信都要提醒妈妈注意身体,希望妈妈“健康凯旋,平安回家”。 医疗队临时支部书记张珍说:“每天连续6小时以上穿着密闭防护服工作,汗水湿透了全身,护目镜勒红了眼睛,比起平时的临床工作,在这里更能体会到奉献的意义。我们的队员每一个都是了不起的‘战士’。我真的心疼这些姐妹们,她们很多人不会说漂亮话,就知道低头默默干活。离家久了谁都难免想家人、想孩子,但我们现在的工作用手机很不方便,医院的领导就安排家里孩子给大家写信、发视频,让大家在休息的时候,能感受到家人的安慰。” 4月份,吕梁市先后派出了数批医护人员支援太原防疫抗疫。其中孝义、汾阳、柳林、临县的49名医护人员在太原城区,文水、兴县的24名医护人员支援清徐。在这些医护工作者心中,不管到哪儿,当地人都是自己的亲人。在太原抗疫,他们就是太原人。
山西晚报记者 王晋磊
运城医疗队 预定返程那天 接通知奔赴新一轮任务 “我们运城支援医疗队回家了没?”山西晚报记者问。“4月20日已经回到运城。目前所有队员都在居家监测中。”医疗队负责人回答说。 4月25日,山西晚报记者从运城中心医院获悉,该院和运城市第二医院组成的支援医疗队,已完成太原的支援医疗工作,返回运城。 从组建到返回,从运城到忻州,再到太原,这支支援医疗队为了抗击疫情,奋战了21个日夜。 运城支援医疗队全员38人、4辆车,配备1辆日处理标本10万人份的移动方舱实验室。队员们3月29日接到支援任务后从运城出发,在支援忻州原平市完成三轮核酸检测后,又火速驰援太原市小店区。“我们是临时接到命令,要去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的,我被任命为医疗队的领队。接到通知时,好几位队员当时正在岗位上。”运城市中心医院烧伤科主任兼医务科副主任于洪亮介绍说,“医疗队主要由输血科、检验科和病理科具有核酸检测资质的队员组成,同时还有后勤、医务和管理上的人员。这支队伍是从两所医院抽调的骨干力量。” 38人都分别多次承担过运城市内的紧急医疗任务,奔赴外地,他们虽然紧张,却忙而不乱。 3月29日17时,队伍准时集合完毕。于洪亮带队赶往忻州原平,经过近6个小时车程,到达后已是深夜11时30分。 到达原平的目的地后,医疗队第一时间不是休息,而是在找好移动方舱实验室的驻点后,连夜开始现场布置。核酸检测车组装调试,水电网安装、物资准备、人员对接、分组排班、优化流程……30日凌晨5时,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早上8时,医疗队正式开始支援原平核酸检测工作。第一天,就检测了10058管标本。 样本接收、消杀、分拣标本、扫码、检验……从3月30日到4月3日,这支医疗队帮助原平市完成了三轮核酸样本检测任务。 这群可敬可爱的检验人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夜里室外寒风刺骨,实验室内却热得满身是汗。从实验室出来后,又要冲进寒风中,走到规定区域内,脱去防护衣更换衣物。为了避免在工作中去厕所的问题,进舱前队员们都会少吃饭、少喝水,甚至不喝水,出舱后顾不得擦去头上的汗水,就迫不及待要灌上两大瓶矿泉水。一切的付出都是为了早一点儿报出准确结果,为控制疫情争取宝贵时间。 3天时间,运城支援医疗队对2.67万余人次进行了检测,助力原平全民核酸检测跑出“加速度”。 原平当地政府和人民给医疗队提供了充足的后勤保障,水果、特产、米面、矿泉水……带着原平人民的深情,这些充足的物资给了医疗队坚实的保障。 4月3日,是队伍预定返程的日期。出发前,原平市领导来为队员们送行,送上了满含真情的感谢信,还有原平居民赠送的锦旗。队员们准备停当,满怀喜悦准备返程。“我们正在整理物资的时候,接到了支援太原的通知。”于洪亮说,于是医疗队来不及休息,又再次启程奔赴太原,开始新一轮的任务。 没有牢骚、没有抱怨,队员们立刻梳理资料、清点物资,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天即抵达太原,按部就班投入准备工作。 4月6日,支援医疗队参加了太原市小店区第二轮核酸采样工作,从当日12时开始,核酸样本陆续送到医疗队所在的移动方舱实验室,在检测过程中,操作队员们对每一步都不掉以轻心,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遵守操作流程、执行标准要求,所有工作都在有序规范开展。 运城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薛江飞在医疗队里负责样本分检区的工作,需要不停搬运样本、给样本加样和核酸提取,面对繁重的工作,这位“90后”男护士却没有一丝抱怨,“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和党员,这是职责所在,需要我去哪里,我就会去哪里。”2020年,薛江飞曾跟随山西省第七批赴湖北医疗队,在湖北省天门市参与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根据当地的核酸检测工作量,医疗队按防护需要实行三班轮换工作制,每5小时左右换一次班。只要当天有检测任务,运城市中心医院输血科副主任刘涛就会主动要求排凌晨最晚的班。“我是男同志,有义务多操点心,最后一班工作完成后,我能多做点收尾工作,把第二天需要的东西都准备好,这样下一轮的同事就能直接开始工作。”刘涛说,整个团队的互相配合和齐心协力,让核酸检测工作高效有序。“其实我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做了我们的本职工作。”从出发的时刻,于洪亮就告诉队员们要做好艰苦作战的准备。 离家21天,北上又南下。辗转的行程,艰辛的付出。21天间,远在运城的家乡领导和家人,问候不断,关心有加,时刻鼓励,陪伴着他们迎来胜利。
山西晚报记者 胡增春 通讯员 王琳
长治医疗队 晚上7点到达目的地 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4点 疫情就是命令,坚持就是胜利。 4月11日10时,在一场简短的送别仪式后,长治上党区支援太原医疗队一行6人,带着领导和同事的细心叮咛、深情嘱托踏上了支援太原的征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车上,大家心情紧张而激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大家每天关注着全省、全国不断出现的新冠疫情,看着大批医护人员奔赴一线,心中总是想为抗击疫情贡献一份自己绵薄的力量。今天,大家终于有机会加入疫情阻击战,既兴奋又自豪。”上党区支援太原医疗队负责人祁高丽面对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勇气不是不害怕,而是即使你感觉到害怕,但仍能迎难而上。据祁高丽介绍,“到了太原,快下车之前,长治市领队征求我们的意见,想把最棘手、最艰巨的任务交给我们,我们表示坚决服从命令,保证完成任务。” “当晚7时到达目的地,一下车就看见有人向我们快步跑来,说‘你们可算来了,我区有几个密接急着隔离,你们赶紧穿防护服,我赶快接人’。”祁高丽说。就这样,上党区支援太原医疗队还没来得及整理行李,没来得及休息片刻,就马上裹紧白袍,义无反顾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接隔离人员、采核酸、交代注意事项……不知不觉已到次日凌晨4点,才总算忙过一阵子。但医疗队队员依旧斗志昂扬,要不是有人提醒,他们已经忘了上次吃饭距现在已经过去18个小时了。 大家稍事休息,停下来才发觉自己两腿发胀,身体疲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祁高丽这样评价自己带领的医疗队。刚休息了2个小时,早上6点队员们再接通知,对6个密接人员再次进行核酸检测,同时,继续接隔离人员,医疗队又一次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 把隔离者安排妥当后,队员们没有一丝怠慢,按照工作需要开展了必要的培训,大家进一步熟悉了工作职责,梳理了工作流程,进行了工作分工,为接下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沟通交流胜于一切。医疗队具体负责对隔离人员进行体温监测、核酸采集、医学照护、人文关怀、宣讲防疫知识、隔离注意事项等工作。为了便于工作,他们第一时间与病人建立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群、打电话等方式交流,联络了感情,避免了误解,争取隔离人员最大的理解和配合,这样既有利于工作的开展,也在隔离人员心中树立了上党区人民的良好形象。 核酸采集流程严谨,信息录入、信息核对、标本采集(口咽、鼻咽同时进行)、标本交接……每一个步骤都严谨细致、流程化,确保采集的每一份标本绝对正确合格。上党区医疗队的工作受到了长治市带队领导的肯定,他们也与各个团队进行了经验分享,相互学习,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克服困难,战胜疫情。 面对山西晚报记者的采访,祁高丽说,“没有谁生来就是勇敢的,因为需要,因为责任,我们才选择了逆风前行,我们有领导、有父母、有儿女、有同事、有朋友,逆行的背影里总是包含着无数人心中的牵挂,我们将牢记各位领导、同事和家人的嘱托,服从指挥、克服困难、不辱使命,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展现我们上党医务工作者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愿疫情早日散去,人间皆是春天。”
山西晚报记者 张文举
临汾医疗队 妈妈“骗”4岁的女儿 打完“怪兽”就回家陪她 “2月下旬,接到任务支援忻州,做了29000多管,检测29万人次;3月9日下午回到临汾,10日上午便接到通知去支援晋城,在晋城做检测8万多人次;3月16日又接到了支援外省的通知,稍做准备后,立刻启程……”近日,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应急核酸检测支援队队长郭海艳在日记里写道。她介绍,从今年1月起,省内外多地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高度重视,闻情而动,迅速组建了工作专班,由检验人员、护理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组成近20人的应急核酸检测支援队,带着移动方舱核酸检测车,在将近4个月时间里4次出征,转战支援省内外6个地方。 “妈妈,我想你的时候,就看看你的照片。你要保护好自己哟!我爱你!等着你回来……”4月12日,正远在外省支援的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核酸检测支援队女队员宋帅,看着视频中4岁的女儿七宝,用稚嫩的话语表达着对她的思念和关心之情,禁不住热泪盈眶。据了解,宋帅最近一次与女儿短暂相聚,还是在一个月之前。 “‘妈妈去打怪兽了!打完就回来陪我’……”七宝所在幼儿园的陈丽老师说,当听到孩子说这些话时,我瞬间泪目。 “孩子还小,不懂什么是疫情,也不明白大人的工作性质。宋帅将病毒比喻成怪兽,出征前,她哄女儿说自己是去打‘怪兽’了。”陈丽老师表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每次疫情突发的紧急关头,像七宝的妈妈宋帅一样的医护工作者们,都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成为逆流而上的最美逆行者。为此,他们幼儿园特意拍摄制作了一个小视频发给宋帅,一起为她和战友们鼓劲加油! “除了宋帅,我们检测组的李国强,接标组的柴霞、卓颖,后勤保障组的王炜、杨建等队员,几个月来也仅仅与家人有过很短暂的团聚。队员们舍小家为大家,将对亲人的思念藏在心底,克服各种困难,在异地他乡并肩作战,砥砺前行,为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郭海艳说。 “队员们每天战斗在一线,是与病毒距离最近的人,总是直面病毒传播感染的风险,大家要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和挑战。”郭海艳介绍,当地的人员白天采样,傍晚送到基地,所以检测工作基本都在晚上。从黑夜到黎明,从傍晚到清晨,队员们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好面罩、护目镜、双层手套,在负20千帕狭小紧凑的负压实验室一待就是数小时,检验人员极易缺氧。医疗队规定每6小时强制出舱休息一次。每次出舱,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大口大口吸入新鲜空气。 郭海艳说,日均4000余管的检测量,时刻在考验着大家的身体极限。每一批核酸检测,从标本处理到核酸提取、核酸扩增,再到检测结果,队员们每天都要重复几千次同样的动作。一个班次的工作下来,许多人的手都被磨破了。他们的手指都经历了破损、修复、再破损的过程,大拇指和食指都有了一层茧。舱内长时间的操作让大家的手臂变得僵硬,每次脱去防护服时,手都是颤抖的。队员们每次出舱时,脸上总是布满勒痕,眼中全是血丝,衣服早已被汗湿透。 “团结协作是这支队伍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保持超高战斗力的保证。比如大家觉得检测组队员最辛苦,其他组的战友就努力克服长期疲劳作战、睡眠不足等困难,抢着多干点,让检测组人员多休息一分钟是一分钟。”已经参加了4个地方支援工作的检测组组长李国强介绍,为了适应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战友们都练就了一身秒睡的功夫。在工作间隙,队员们靠在检测车的墙壁上就能小憩一会儿。“咱们山西人喜欢吃面食,但是配餐每天以大米为主。队员们有些不习惯,吃得很少。我怕大家饿坏了,就想办法给大家弄点其他吃的。由于封控,物资相对匮乏,好不容易找到一点挂面和饺子,数量特别有限。大家知道后互相谦让,都说不喜欢吃。实际上不是不喜欢吃,是舍不得吃,是想让给队友吃。”郭海艳说,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大家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让人瞬间感觉心里暖洋洋的,眼眶也湿润润的。 “这支医疗队已经是一个整体,如同一个家庭,大家待同事如亲人,互帮互助,一起奋战。作为队长,我一定争取早日将每一位战友平安地带回家!”郭海艳说。
山西晚报记者 刘江
1.支援原平期间,运城医疗支援队部分队员在工作间隙合影。 2.柳林医疗队在太原入户为居民采集核酸。 3.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核酸检测支援队队员正在工作。 4.长治上党区支援太原医疗队队员累了就坐在凳子上补会儿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