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日前发布产销快报显示,其新能源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约64.14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销冠”;华为联合赛力斯推出的新能源汽车——问界M7,一经发布就引发广泛关注,其中华为主导的鸿蒙智能座舱被认为是该车最大亮点。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以比亚迪、华为等为代表的粤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刮起了一股旋风,让广东智造再度被世界瞩目。

制造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经济稳。

近日发布的广东经济半年报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在汽车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的带动支撑下,实现GDP接近6万亿元,同比增长2.0%。

今年以来,面对异常复杂困难局面,广东积极应对,有效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运行企稳回升,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作出广东贡献。

有效应对挑战▶▷

制造业成实体经济中流砥柱

上半年,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等超预期因素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严重冲击,同时叠加房地产周期性影响,广东经济运行面临严峻考验。

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越是环境复杂形势严峻,越是挑战重重困难丛生,越能检验实体经济的成色与韧性。

在全省上下勠力同心、积极应对下,广东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半年经济报,为全国稳住经济大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东经济体量大,上半年完成2.0%的增速并不容易,和一季度相比,与全国增速的差距在收窄。”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表示。

事非经过不知难。在主要经济指标勾勒出的曲线图中可以清晰看到,GDP与工业的走势颇为接近。在上半年广东经济运行中,制造业发挥出中流砥柱的关键作用。

在广东GDP构成中,工业增加值占比约三成,分量重、成色足,带动能力强。在这一轮稳经济大盘中,广东正是抓住了工业这个“牛鼻子”。

在全省层面,广东围绕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多项实招硬招,特别是在国务院对外发布《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的第二天,广东迅速推出131条一揽子落实举措,行动快、发力准、出招实,全面覆盖市场主体亟需的政策发力点。

在供给侧,广东不断完善链长制,支持链主企业,协同推进建立重点产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供需对接机制;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供给,截至6月末,广东银保监局辖内制造业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为全辖各项贷款增速的2.5倍。

在需求侧,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专项行动,鼓励购置新能源汽车;推动全省各地市发放消费券,仅深圳就陆续发放5亿元消费券满足市民消费需求。

供应链顺畅,金融支撑有力,消费市场逐步复苏,这些都为广东制造业应对复杂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上大力推行的减税退税降费等系列举措,让工业发展尽可能“轻装上阵”。

从全省到各地,一系列稳经济举措相继推出,共同的特点均是聚焦市场主体,为制造业保驾护航,推动实体经济平稳运行。

工业稳则经济稳。全省各地各部门推出的一系列精准有力的举措在经济数据中见到成效: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万亿元,同比增长3.5%,比全国同期高出0.1个百分点,为支撑全省实体经济作出重要贡献。

在工业中,支柱产业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上半年数据显示,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稳步恢复,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18.8%,推动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6%,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2个百分点,成为工业发展的主引擎。

现代工业不仅韧性足、支撑能力强,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亦十分强劲。1—5月,与IT制造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8.7%。

制造加服务形成产业联动,不断提升制造效率,让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显著,并推动构建更加健康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经济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这是广东应对超预期因素和复杂严峻局面的最大底气,也为推动广东经济尽快回归正常轨道打下坚实基础。

结构不断优化▶▷

向附加值更高环节攀升

今年以来,除了应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广东制造业还面临部分中低端产业向东南亚和印度转移、高端环节遭遇欧美限制的“双重挤压”。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影响放大,对广东经济带来重大挑战。

如何应对?唯有持续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努力向全球价值链的更高端攀升。

当下经济形势异常严峻,而中山盈科轴承制造有限公司却面临“订单做不完”的“幸福的烦恼”,公司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庆熙透露,这是公司未雨绸缪带来的成效:“很多同行扎堆在来钱快、需求大的通用轴承上,但受行情波动影响较大。我们主要面向海外市场生产技术含量更高的客制化专用轴承,几年前与石油机械产业主机厂合作研发降本提效的新产品,今年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

事实上,盈科轴承并非个例,万千广东企业在平时练足内功,在形势复杂时能顶住压力逆势而上。据海关广东分署统计,上半年,广东出口机电产品1.66万亿元,增长4.8%,占广东出口总值的67.4%。

烈火见真金。从上半年主要工业和工业投资数据看,广东产业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筋骨更强,结构更优。上半年,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53.8%的先进制造业增长4.1%,超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29.0%。

更为重要的是,广东通过近年来在基础环节、基础原料、基础科研等方面的久久为功,逐步搭建起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网络,新一代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先进材料等7个产业集群迈过万亿元大关。

这也体现在主要工业品产量上:上半年,广东5G智能手机产量增长21.8%,汽车整车增长20.8%,充电桩增长127.3%。

“广东经济发展到今天,不应过度担心部分产业向东南亚转移,而应该将其看做自身产业链的延伸。”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说,今后广东经济水平将向日韩等发达国家看齐,并与东南亚等周边区域形成产业互补。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借外部压力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中高端环节延伸,这是广东制造业历经风浪屹立不倒,并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秘诀。

多重压力下的广东还不断为未来加码,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广东制造业投资增长2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38.8%;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30.3%,占制造业投资比重64.9%。

船到中流浪更急。上半年,广东经济成功顶住多重压力,产业结构优化稳步推进,让2%的经济增速成色更足、含金量更高。只要咬住青山不放松,保持主航向,广东高质量发展之路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产业交融创新▶▷

打开智能制造新蓝海

当前,在俄乌冲突、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原有秩序和格局受到冲击。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

大变局孕育大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谁能率先突破、撞线,谁就可能占据全球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中国全面发力智能制造,推动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广东无疑将担当重要角色。

从产业变化来看,广东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破局: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上半年产量增长166.8%,零售额增长150.8%。

在百年汽车工业转入新赛道的关键节点,广东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汽车两大产业集群加速融合,实现强强联手,迸发出强大的能量。

作为全国汽车产业第一大省,广东已形成涵盖整车及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完备产业链,汽车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比亚迪、广汽埃安、小鹏等车企组成了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广东军团”。

同时,新能源汽车正加速带动“跨产业链”的创新聚变。在广州,粤芯半导体完成了45亿元的新一轮战略融资,背后不乏来自汽车等领域的产业资本;在深圳,《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出台,首次从立法方面为智能汽车产业创造了更积极的发展环境,华为、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科技企业迎来新机遇;在肇庆,跟随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璞泰来、吉阳智能等一批材料、装备领域的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

一石入湖,激起满池春水。跨进新能源汽车的全新赛道,广东制造业展现出令人振奋的新图景:汽车制造与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深度融合,积聚并释放巨大产业动能,更为众多战略性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开拓出了新空间。

在更多场景中,工业化与信息化交融一体,让广东站上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浪头潮尖。

“截至目前,美的数字化投入已超过120亿元,与2011年数字化转型前对比,企业营收提升156%、净利润提升333%。”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CIO张小懿表示。

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包括汽车在内的全省二十大战略性产业集群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5.9%,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8.1%,其中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同比增长5.2%,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比增长12.6%。

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广东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咬定制造业立省不动摇,于困境中“强筋健骨”,坚定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用真抓实干为稳定经济大盘筑牢工业“顶梁柱”。(记者王彪黄应来李凤祥 实习生李柳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