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刚过,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村民刘元九放下葡萄园的活计,拿起了账本。从1982年开始,在为生产队记账之余,他也为自己的小家庭记了一本账。

1982年,花6分钱给儿子买了两根冰棍,花3元钱为妻子买布鞋,过年不舍得吃油;1985年,能经常吃上白面馒头;1992年,花2.7万元建了80多方米的新房,过年花了1000元,鸡鸭鱼虾摆上桌;1996年底,花10270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后来,儿子买房,老两口赞助13万元……这些剪影,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买房买车,刘元九笔笔不落,一年一本。

2007年,刘元九家首批账本移交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成为“国家记忆”;2017年,刘元九又增补了自己从2007年到2017年的账本,在这十年的时间里,刘元九家的收入也从2008年的43784元变成了70451元,而刘元九两口子的收入也不仅仅依靠种葡萄,还加入了保险收益和银行利息。

刘元九账本上两条跃然向上的家庭收支曲线,映衬的不单是自己家庭生活的变化,更是几十年来青岛老百姓沉甸甸的幸福感、获得感。

收入稳定增长获得感显著增强

小康生活的底色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更是生活品质的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根据抽样调查,2017年,青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7176元,是1978年的140.4倍,年均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364元,是1978年的132.6倍,年均增长13.4%。“十三五”时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节攀升,较“十二五”末增长42%左右。

走在李沧区世园街道上流佳苑社区回迁安置区里,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漂亮的居民楼、整宽阔的小区道路、设施齐全的广场以及碧波荡漾的景观湖,居民们或是休闲聊天,或是跳舞健身,一派宁静祥和。临中午,绿色便民大食堂内前来买饭的人络绎不绝、井然有序。

社区居民李国强说,村民成了股民,年年有分红;退休居民有了保险,生活更有保障;社区建起了大食堂,老人吃饭有补助……社区集体收入不断提升,居民福利也跟着水涨船高。2019年12月29日,社区还为11个多层住宅楼加装了42部电梯,方便居民出行。而且社区按照“政府减免、社区补贴、业主分摊”的原则,由政府补贴、集体经济承担每部电梯成本的81%,居民只需承担加装电梯19%的费用。

居民收入的增加,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升级,居民的消费方式逐步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居民消费需求得到极大释放,消费结构单一、供给总量不足的桎梏被彻底打破,居民消费水大幅提高。2011年、2014年、2016年先后突破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4541亿元,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786.1亿元,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754.9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695倍和106倍,年均增速分别为18.3%和12.7%。2020年,青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03.5亿元。

就业更加充分质量更高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人民群众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更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青岛将就业作为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在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上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叶鑫斌是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2017级车辆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去年毕业的他,很快找到了对口的工作。这得益于胶州市推动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让叶鑫斌毕业即就业。

由于父亲患有重病、长期卧床,叶鑫斌一直由姑姑姑父帮着抚养长大,从小看到大人的辛苦,叶鑫斌毕业前想找家效益比较好的企业实,最好实后就能留下,没想到梦想成真。“对于汽车装配这份工作,我感到心满意足。我不断给自己设定目标,工作上要做好,在后面的轮岗过程中熟悉其他岗位工作。”叶鑫斌说,他还报考了国家开放大学,在做好工作之余再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

仅“十三五”时期,青岛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7.47万人。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青岛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0年,青岛顺利跻身中国十大美好生活城市和2020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面向“十四五”,青岛更加突出高品质生活和高效能治理,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打造幸福美好家园率先走在前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民生实事,青岛将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努力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和实现共同富裕,青岛“十四五”指标体系新增了“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保留了“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劳动年龄人口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均预期寿命”等指标,力求覆盖每类群体、每个阶段,引导扩大更加公、更可持续、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供给,让全体人民充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记者 周 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