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列入全市折子工程和重要民生实事、建立实体书店扶持资金,到优化营商环境做好服务等,近些年来,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彰显了北京在发展实体书店方面的决心。如今,本市实体书店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日益成为市民读者的精神家园。目前,全市实体书店已达2055家,万人拥有实体书店数量超过0.8个,实体书店数量列全国第一。为进一步完善实体书店发展路径,本市将鼓励在文化服务能力不足或空白的地区的书店建设,实体书店布局将更加科学、广泛。同时,实体书店也将更加深刻地嵌入城市生活,通过鼓励实体书店进社区、进校园等举措,充分发挥其文化功能。
本市实体书店数量排在全国第一
据了解,经过多年发展,本市已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多业融合、遍布京城的实体书店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实体书店已达2055家,较2020年年底增加61家,本市万人拥有实体书店数量超过0.8个,“一区一书城”成为各区标配,超过1000平方米的综合书城达到46家,其中5000平方米以上特大型综合书城6家,商场(购物中心)书店111家,校园书店55家,园区书店144家。根据《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中首次披露的2019年网络打卡书店数量排行榜,北京市实体书店数量排在全国第一。
同时,本市还构建起了以读者为核心,立体式、多维度的文化消费新模式。书店升级转型成为主流,出现了“馆店结合”“厂店结合”以及“书店+课堂”“书店+出版”等各具特色的书店服务新模式、新业态,实现了空间、产品、服务的紧密结合和相互转化,其中以全民畅读等书店为代表的一批主题书店正在向市民文化休闲中心转变,比如以一个书店、新华书店城市书房为代表的新型书店,结合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日益成为智慧书城和数字化体验馆。
鼓励在文化服务能力不足地区建书店
本市实体书店行业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都有待提升,还存在着不少瓶颈问题,对此,本市将通过推动实体书店主动转变发展方式、打造高品质文化品牌、鼓励实体书店深入嵌入城市生活等方式进行提质增效。
本市提出,将综合考虑区域周边的阅读资源、市场需求、居民情况等问题并规划这些地区的图书馆、文化馆、实体书店以及阅览室、图书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明确全市实体书店布局规划,鼓励在文化服务能力不足或空白的地区的书店建设;推进郊区书店建设,鼓励推动利用旅游景区、精品民宿等场地设施建设实体书店;调查各区现有老旧厂房、腾退空间情况,推动解决这些地区新建书店的证照办理难问题;加快全市校园书店、商场书店、园区书店建设,出台针对校园书店、商场书店、园区书店建设扶持政策。
在产业发展方面,本市鼓励在跨界融合、装修设计、文创开发、数字体验、书品内涵等方面具有特色、符合市场发展方向和读者需求的实体书店建设;推动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和实力的龙头企业、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壮大实力,提升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评选一批示范书店,建设一批国内国际知名实体书店等。
鼓励书店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在转型升级方面,本市将加大对书店的创新融合发展的补贴力度,鼓励书店行业新经营模式的出现发展,重点支持优质、品牌书店持续发展和连锁运营;对新华书店老旧基层门店等改造项目给予大力支持,打造一批符合当代审美,具有较高品质、特色和影响力的实体书店;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投资项目储备制,在体现优中选优的基础上实现精准、定点扶持;推动出版物发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发展,推动新华书店中小门店由全品类经营为主,向社区书店和特色书店转变;实现实体书店与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等。
书店的内涵也将更为丰富,未来将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有力载体。本市鼓励书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为广大读者提供图书推荐、名人讲座、读书沙龙、读书会、读者见面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服务;推动24小时书店建设,繁荣首都夜间经济;广泛、长期开展“实体书店进社区”工作,推动“书店与社区结对子”,为居民提供图书销售、书籍借阅以及定制特色服务和专属空间,打造15分钟阅读圈;优选部分具备条件的实体书店,申报成为中小学学生实训基地,开展“书香进校园”活动等等。(记者蒋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