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10月15日电 “安徽自贸试验区一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改革开放试验田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彰显。”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安徽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透露,目前,112项试点任务落地见效73项,超额完成50%的周年目标,探索形成了一批全省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2020年9月24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实施范围119.86平方公里,涵盖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使命,注重推进五个方面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据张箭介绍,安徽高规格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成立由省委书记、省长任组长的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均成立管理机构。同时,高质量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出台《关于以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先导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意见》以及20余个专项领域政策文件。
在对标对表、激发活力方面,一年来,安徽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深化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改革,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进一步凸显。今年前8个月,自贸试验区内实现进出口976.6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2.4亿美元,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22%的进出口额、10%的外商直接投资。
科创和产业是安徽的优势,在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安徽注重差异探索、系统集成,大力开展“科创+产业”制度创新,推出了一批科创成果转化、人才招引、金融开放新模式。其中,在推进科创成果转化方面,在全国率先开展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实施科创资源“全链条、多节点”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知识产权服务模式,落地首个知识产权证券化试点,挂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近1300家。
一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着眼全局、服务大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方面,共同组建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长三角G60环境科技跨区域产业链集成创新机制”“联动接卸、视同一港”监管创新等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十大制度创新案例;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自贸试验区企业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农业和光伏发电项目,带动国际产能合作。
据了解,成立以来,安徽自贸试验区注重需求导向、赋权赋能,系统推进“放管服”,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要素集聚。统计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新设企业11320家,签约入驻826个项目,协议引资额4599.1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使命担当,锚定目标任务,更大力度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张箭表示,安徽自贸试验区力争到两周年时完成试点任务80%,形成一批有全国首创意义的制度创新成果。(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