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大同云冈焦山石窟光伏电站的太阳能光伏板熠熠生辉。本报记者王蕾摄
主要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活力持续释放,质量效益明显提升,民生保障扎实有力……2021年前三季度,山西经济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继续保持稳定恢复发展态势。省统计局近日发布的2021年山西经济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5584.8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5%,两年平均增长5.8%,彰显出较强的经济韧性。 省统计局专家表示,进入“十四五”开局之年,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意盎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加速成长,成为拉动山西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为稳定发展的重要支撑
作为我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煤、焦、冶、电成为转型主战场。近年来,我省发力“六新”突破,在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成长壮大赢得时间和空间。这其中,煤矿智能化作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对于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保障煤炭稳定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这是智能掘进区域,上面是动态画面,下面是模拟画面。现在是静止状态,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日常维护检修。”近日,在阳城阳泰集团竹林山煤业有限公司(简称“竹林山煤业”)数控中心,机电副矿长许志兵向前来参观的人员介绍该公司的5G煤矿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竹林山煤业开展项目技术攻关,严格管控项目进度,于2021年2月初步建成阳城首座5G智能化矿井,这也是我省首家实现5G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的地方煤矿。 先进的理念、新兴的技术、智能化的开采成为竹林山煤业的真实写照,也是资源型经济省份山西努力蹚出转型发展新路的缩影。据统计,今年以来,原煤需求上涨,价格稳步上行,全省加大生产力度,实现了煤、气、电持续安全稳定供应。全省规模以上原煤产量8.8亿吨,增长11.6%;发电量2747.6亿千瓦时,增长11.4%;外送电量919.3亿千瓦时,增长23.1%。 立足能源大省的实际,我省打出产业结构升级牌,从“稳煤、优电、上新”的能源工作思路到先进制造、现代医药、大数据、通用航空、文化旅游等产业“多业支撑”,踏上了一条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赛道。
高新技术全面赋能,加快构筑新动能发展生态
白色的风电“森林”拔地而起,深蓝的光伏“海洋”波光粼粼……近年来,我省以风能、太阳能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装备制造、电能消纳等配套产业统筹推进,绿色电力供应能力显著提升。 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显得十分亮眼:前三季度,全省非煤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31.9%,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5.3%,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4.1%,均明显快于全省工业增速。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传统支柱产业,但传统产业不等同于落后产能。”省统计局工交处专家表示。 走进中国重汽集团大同齿轮有限公司,在自动化装配线上,高度智能化的机器人“员工”忙碌不停。这样一条生产线,每小时可以生产20台—25台变速箱。这是该公司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明显改变。 近年来,我省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作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重点来抓,以高端装备制造、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为重点,以智能化、数字化改造为重要抓手,推动制造业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低能耗和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方向发展。 通过拥抱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全省经济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三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719.6亿元,增长1.0%;其中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9.8%,明显快于全部支出。 在新的发展时期,我省正用科技创新赋能,积极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加快产业和重点领域的现代化改造,为构建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引领经济长远发展,发挥重要引擎作用
6月23日,我省发布了《山西省“十四五”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明确到2025年,信创、大数据、半导体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我省新的经济支柱,以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9月7日,有关部门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对《山西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到2025年,全省服务业总量规模持续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数据也显示出这样的决心。前三季度,全省制造业投资增长37.4%,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6.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3%,均明显快于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省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房地产业同比增长12.3%,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同比增长12.6%,均快于服务业增速。1月—8月,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营业收入分别增长60.1%、52.2%、43.0%,均明显快于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省工信厅投资与规划处副处长王彦君分析认为,按照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将达到12%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相当,通过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引领山西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新动能带来的新气象正在迸发出新的活力。我省将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不断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上取得突破,实现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本报记者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