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日前,在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翔集团”)精密事业部机加工一厂生产现场,流水线正在有序生产,来回穿梭的机器人根据指令给每一个需要的岗位送去工具。  在华翔集团的生产车间,随处可见的大屏幕上显示着每个车间、每条生产线,生产了多少件产品,包括每件产品的质量标准,甚至每件产品的成本都有细化分析。  在压缩机零部件的生产车间,运用5G网络,无人驾驶叉车的定位信息、载重信息可实时回传到平台,平台可实时反馈运输指令给叉车,当车间生产出成品时,无人叉车会自动将成品铲起,运送到无人拖车的位置,拖车装载满之后,就会自动驶往库房,整个产品的装卸过程,可实现无人化生产运营。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和人工成本的不断攀升,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巨大的降本增效压力。为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2020年,华翔集团与山西移动临汾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手打造5G+“智慧工厂”。  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行业和5G应用的优先价值行业,制造业是5G赋能的重点行业领域。很多传统的工厂都期望能通过5G智能制造,有效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效率效益。  基于5G网络的基础,华翔集团通过数字决策系统和工业互联平台,走上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无线化改造,通过智能网关可实现设备5G联网,实时采集到厂区内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及产量信息,对采集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并对生产车间产线设备进行3D组态建模,通过可视化大屏呈现,一旦发现异常,便会以图表的方式展示在大屏上进行警告。”华翔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原来需要人工定期巡检的设施,现在通过5G设备就可以进行实时检测分析,大大提升了厂区设备利用率,压缩了设备故障的影响时长,有效提升设备产能。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技术升级的关键时刻,传统制造中,工厂内数据多且分散,数据间无法打通,通过有线方式进行数据采集,设备分布密集,布线成本高,不利于生产线搬迁等,都制约着制造业的发展。  2021年4月14日,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建设2000个以上新技术应用智能场景、1000个以上智能车间、1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标杆智能工厂,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  5G具有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的特性。和4G相比,5G技术的峰值速率等指标大幅提高,而无线接口延时减少,同时,连接密度提高,这些提升使得5G更能支持移动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各方面应用。  毫无疑问,5G+“智慧工厂”是制造业的新形态,也是未来制造业的新引擎。  据了解,华翔集团“互联网+”协同制造机加工智能化工厂升级建设项目已于日前建成投产,预计总产能将达2亿件/年,年销售收入增加4.3亿元,利税增加0.95亿元,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个。  5G+“智慧工厂”未来在我省将有无限可能。《山西省“十四五”新基建规划》明确,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19项重点任务,囊括5G通信网络等一批重点工程,推动新基建在能源、交通、制造、教育、文旅等领域融合应用。到2025年山西省将建成5G基站12万个,在用在建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到50万架,借新基建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  目前,我省117个县(市、区)全部建设了5G基站,正由“县县通5G”向“乡镇通5G”拓展,正在加快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推进“双千兆”网络协同发展。  透过华翔的5G+“智慧工厂”建设,或许可以清晰地看到我省制造业企业借助智能制造不断降本、提质、增效的未来图景。

本报记者王佳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