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起步之年。对标中央和国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直“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牵头部门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贯彻落实政策文件。 这些相应的政策如何落实?有哪些举措?采取什么样的机制来确保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落到实处? “坚持‘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工作机制,持续压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牵头部门监管责任。要把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确保巩固‘三保障’成果能真正落到实处,守住防止返贫致贫底线。”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说。 11月9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场发布会,主题是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介绍我省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内容。
坚决兜住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 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水平
“今年6月,省教育厅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15项重点任务,主要是加强动态监测,开展专项行动,落实长效机制,控辍保学持续做到静态清零、动态保障。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连续三年每年建设改造500所寄宿制学校。实施‘特岗计划’,每年为乡村学校补充3000名左右教师。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受洪涝灾情影响学生精准帮扶,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灾失学辍学,教育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水平稳步提升。”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文一说。 侯文一介绍,省教育厅在加强动态监测,健全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教育全面振兴等三方面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保持教育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以乡村教育振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目前,在全省开展义务教育有保障问题排查整改工作,共排查学校7900余所(含特殊教育学校及教学点),排查300余万人,控辍保学持续做到了静态清零、动态保障。与此同时,还实施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保障城镇学位供给,今年已建设改造424所寄宿制学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助推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
巩固基本医疗有保障全覆盖成果 提升参保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
省卫健委副主任廉月胜介绍,今年8月,省卫健委联合相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提出15项举措。包括优化大病慢病分类救治机制、完善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健全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建立常态化健康帮扶机制、持续推进基本医疗有保障全覆盖。深化县域综合医改、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对口帮扶、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实施重点地区重大疾病综合防控、重点人群健康改善行动、健康中国“山西行动”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为进一步提升参保群众的医保获得感和满意度,自2022年1月1日起,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和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众执行参保分类资助;继续对困难群众实施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实行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加大门诊医疗救助力度;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公平普惠地实施基本医疗保险,特别要做好稳定脱贫人口的参保动员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不发生因病规模性返贫。不断优化经办服务管理,巩固市域内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住院‘一站式’结算。”省医保局副局长刘磊说。
住房安全保障扩展至“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 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已实施过农村危房改造,但由于小型自然灾害等原因又变成危房且农户符合条件的,可再次纳入支持范围。”省住建厅一级巡视员翟顺河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省住建厅联合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做好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工作重点扩展为农村住房安全和住房质量品质并重。在保障对象上,在原四类重点对象的基础上扩展至六类农村低收入群体。包括农村易返贫致贫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因病因灾等导致的生活严重困难户,以及未享受过农村住房安全保障政策、且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安全问题的其他脱贫户和农村低保边缘家庭。 据悉,今年全省下达农村危房改造任务3725户,目前已竣工3645户,竣工率98%;全省这次因灾受损农房中,符合保障政策的六类低收入群体20187户,全部纳入改造范围,春节前完成重建修缮。 针对饮水安全方面,省水利厅副厅长裴峰说:“‘十四五’期间,我省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重点推进大水源、大水厂、大管网建设,构建从源头到龙头的城乡供水保障工程体系。完善农村水价水费形成机制和工程长效运营机制。加强农村供水保障动态监管,动态监测脱贫地区、脱贫人口、供水薄弱地区和供水易反复人员的饮水状况。” 此外,省乡村振兴局提出,要瞄准“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做好常态化动态监测;实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拓展行动,建立健全长效排查和限时解决机制,通过常态化排查、及时性整改、责任化保障,提升“三保障”水平。 “为确保巩固拓展‘三保障’成果落到实处,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干部走访排查、部门筛查预警、舆情信息研判等四种方法,实施常态化排查‘135’和解决‘710’制度,确保快速精准发现问题,限时妥善解决问题。强化开学前后学生信息排查、大病重病医疗支出排查、因灾受损农户住房排查、饮水设施旱涝冻灾排查,有效防范和应对易发生规模性、突发性返贫致贫的风险隐患。”张玉宏说。
本报记者欧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