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件珍贵红色档案首次公开、近200位省内外权威专家接受采访,深入挖掘档案背后的历史内涵,生动再现百年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近日,一部由山西省档案馆举全馆之力、历时近一年、倾情打造的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在央视频、“学习强国”、新浪微博等网络媒体播出,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9日18时,已经连续播出60集的短视频节目《记忆》,浏览量达40万人次。而作为《记忆》的第一集,讲述中共早期领导人和山西党团组织创始人高君宇的《我是宝剑我是火花》,在2021年9月29日播出当天,点击量便超过1万次。 为了将山西光荣的红色基因、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记忆》创作团队深入挖掘档案背后的历史内涵,同时兵分10路,走访了全省11个市、77个红色资源大县和北京、上海、江西、河北、陕西等相关省市的革命遗址。最终,用镜头“讲述”,让档案“说话”,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复兴的辉煌岁月。11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山西省档案馆,采访《记忆》的3位主创人员,听他们讲述创作背后的故事。 百集大片的摄制与播出,在全国档案系统并不多见 山西省档案馆一级巡视员巨文辉介绍,山西省档案馆保存着52万卷(册)档案资料,全省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保存着1700卷(册)档案资料。这些档案资料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三大根据地的历史轨迹;真实地反映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山西所建树的不朽功勋;真实地反映了山西人民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些红色档案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有责任突破传统的档案利用形式,以一种更方便、更直观、更生动、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将这些红色历史、红色档案讲述给大家,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配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同时,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山西省档案馆在去年5月,便开始着手谋划这部纪录片。2021年2月,省档案馆在确定创作主题、分集目录及档案资料后,组织了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大学等相关单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脚本撰写组,由曾经担任过《毛泽东在山西》《足迹》《旗帜》《火种》《岁月如歌》等多部电视文献片总撰稿的巨文辉,担任《记忆》的总撰稿。2021年年初,在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被列入山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要活动。 2021年9月,经过各方共同努力,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终于在网络媒体陆续播出。“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以馆藏珍贵红色档案为切入点,以山西党史发展脉络为主线,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优势,深情讲述档案后面的故事,如此体量的电视文献片,在全国档案系统和我省广电行业,并不多见。”巨文辉说。 5分钟的完美呈现,是52万卷(册)档案中“大海捞针”的默默付出 张磊,山西省档案馆档案保管部主任科员,在百集档案文献纪录片《记忆》的创作过程中,主要负责前期资料工作,他同保管部同事检索整理每一集所需的档案文献资料。“《记忆》的独特之处在于百集的纪录片,每一集都需要档案资料作为支撑,所以,前期档案资料的统筹与检索工作是相当艰巨且漫长的。现在,大家看到的一集5分钟的纪录片,背后是全馆10余位同事在52万卷(册)档案中‘大海捞针’的默默付出。” 张磊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记忆》在播出后之所以受到网友的广泛关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将故事性、讲述性与史料相结合,从而避免了查阅原始档案的枯燥与繁琐。“我们想让每一位观众,通过短短5分钟的一集纪录片,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山西人革命、建设、改革和走向复兴的辉煌岁月,尽可能多地了解到省档案馆馆藏的珍贵红色档案资源,所以关键的时间、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故事,我们一个都不想落下,就拿最近播出的第59集来说,同事们为了找到关键的一组照片资料加班讨论查找,有些同事还放弃了周末假期。” 通过张磊的介绍,山西晚报记者了解到,最近播出的第59集纪录片,主题为《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在经过资料整理、拍摄、制作及配音后,在最后的终审过程中,为了进一步突出主题思想,决定将再次搜寻与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相关的档案与照片。 而这个决定,却让张磊和部门的同事们犯了难。“1950年12月初,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在山西省机器厂试制成功,当时为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所以叫做‘抗美援朝号’,但是后来因为山西省机器厂破产重组,‘抗美援朝号’的资料相当少,在省档案馆并没有找到重要的资料。” 为了按时完成修改意见,张磊和部门同事几番召开碰头会议后决定,在山西省机器厂的上级部门——山西省工业厅的全宗(档案)中去“碰碰运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省工业厅的全宗中,张磊和部门同事找到了一组“抗美援朝号”拖拉机刚刚生产出来的“定妆照”。“这组照片真的太珍贵了,它真实地记录了在‘抗美援朝’时期,我省生产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的关键节点。同事们的辛苦付出,值了!” 走过的地方越多,被感动的故事就越多 在《记忆》的主创团队中,还有一组50人的摄制团队。在半年的拍摄制作时间里,他们兵分10路,走访了全省11个市、77个红色资源大县和北京、上海、江西、河北、陕西等相关省市的革命遗址,采访到国家级和省级党史专家、各行各业的亲历者及亲属近200位。 在拍摄及采访过程中,工作人员最大的感触就是,走过的地方越多,被感动的故事就越多。 回忆起这段拍摄过程,作为《记忆》摄制组总编导的毕志聪如数家珍。“我们在运城曲沃县档案馆,拍摄到1946年至1949年的1597份入党志愿书,其中一份来自曲沃五区杨谈村人王德合的入党志愿书吸引了我们,他的入党志愿书这样写道:‘你为什么要参加共产党?我参加共产党,为革命、为人民服务,为贫人翻身革命到底。’最后还特别强调:‘不要私情,不贪污,不腐化。’从这浅显朴实的语言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毕志聪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记忆》有一集内容是讲战斗英雄赵永旺的故事。 山西省档案馆有这样一份档案,1953年4月30日,山西省抗美援朝分会写给志愿军战斗英雄家属的一封慰问信,信中有这样的描述:“赵永旺同志在朝鲜前线弹药用尽的情况下,奋不顾身地以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的射击口,使我攻击部队得以迅速占领敌人阵地,全歼敌人一个排,获得辉煌战果,自己光荣牺牲。”摄制团队在采访相关党史专家时了解到,赵永旺没有照片。经过多方打探,摄制团队终于在左云县黄梁村找到了赵永旺侄子,并拍摄到赵永旺唯一的一张一寸照片,通过技术对照片进行修复处理。“那张照片贴在已经破裂的烈士证上,左眼处已经破损,我们在后期制作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技术对眼睛处进行了修复处理,让我们的英雄以最帅的形象展现。”毕志聪说。 在此次采访即将结束时,毕志聪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在《记忆》的拍摄过程中,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多多少少遇到过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在他们拍摄的每一份档案、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背后的故事,都汲取到了一股向上的力量,所有的困难就都在这种力量下被克服,被化解。“这些故事,在过去并不被人熟知,拍摄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这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我们有责任去讲好他,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毕志聪说。
山西晚报记者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