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光热电公司的机器人正在化验煤质。本报实习记者刘慧芳摄
(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全国能源类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全省率先完成集团层面国际化混改的省属企业;2020年国务院国资委评选国企改革“双百”企业,我省六户入选企业中唯一的“双百”A级企业……这就是山西国际能源集团,一家资产总额达530亿元,业务涉及火力发电、新能源、水务、综合能源供应、生态环保治理等的综合清洁能源供应商。 11月3日,记者随“山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采访团走进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对他们切实履行改革主体责任,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打造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源服务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数智赋能,打通信息化管理“任督二脉”
在山西瑞光热电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智能化管控中心,记者看到两台机器人正在对燃煤进行自动采样、制样、计量、化验,整个过程无人值守,高效便捷。“这两台机器人代替了原来12个人的工作,在实现绿色环保作业的同时,还有效防范化解了廉洁风险。”该公司总经理胡俊峰告诉记者。 年发电量约33亿千瓦时的瑞光热电是山西国际能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是太原、晋中两市集中供热的主要热源点之一。胡俊峰说:“我们致力于打造智慧化发电企业,生产运行、经营财务、人力资源、安全监控等数据全部接入集团公司数据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集中管控。” 在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总部,记者见到了胡俊峰口中的“数据云平台”。四面实时更新的LED大屏幕上,包括瑞光热电在内的集团下属10多家企业动态监控画面和实时生产数据一览无余,集团可及时精准掌握企业运营情况。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成立于2007年2月,是为控股格盟公司而设立的特殊目的公司。同年4月,经商务部批准,国际能源和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共同创立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国际能源与格盟国际两块牌子、一套人马,资产、人员、管理均在合资公司。他们实行彻底的扁平化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规模,集团本部仅35人(含5名外方人员),全集团在编人员2342名。 在这种情况下,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用计算机实现管人、管财、管权力,实现集团本部与所属企业的互联互通便成为必然选择。 近年来,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加强数智赋能管理,启动ERP信息化建设,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进一步梳理规范财务、人资、采购、库存、销售、设备和质量管理流程,通过系统平台实施保障流程落地,ERP系统的全覆盖上线实现了“人财物产供销”综合统一管控。以ERP数据为基础,不断加强“智慧电厂”建设,建立“智慧党建”系统,全力构建适应集团公司业务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国际能源数智化管控平台”,信息集中统一,打破了部门和部门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进一步提高了集团内部控制和管理信息化水平。 “我们通过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汇总到一起,真正发挥数据的价值,实现集团生产安全智能化、经营决策数字化、监管服务智慧化,从而实现数智化管控。”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徐旭东介绍,“集团确定2021年为‘数智化’建设年,编制了‘数智化’建设‘十四五’规划。未来将建成敏捷高效、共享协同的‘中央数据平台’,为业务数字化创新提供高效数据及一体化服务支撑。”
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蹄疾步稳”
守成者没有出路,开拓者才有未来。 以火电起家的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如今频频在新能源项目上实现突破。他们把“碳达峰、碳中和”作为牵引举措,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不断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务实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控股运营火电装机1172万千瓦,其中低热值煤发电装机达到460万千瓦,省外送电装机达到532万千瓦,60万千瓦等级以上高参数、大容量、智能化机组达到572万千瓦,包括全省首座百万千瓦等级裕光省外送电项目。“在主业火力发电方面,我们通过持续加强火电厂灵活性改造,降低发电煤耗和碳排放强度,实现节能降耗。同时,推行‘智慧电厂’建设,推行‘产业+数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目前,‘智慧电厂’雏形初现。”山西国际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格盟国际董事长、总经理曹阳告诉记者。 发展新能源是企业实现双碳绿色转型的有力方式。针对新能源比重低的局面,他们确立了超常规发展思路,在人、财、物上予以大力支持,干部员工转变思路、主动出击、全力以赴,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超过100万千瓦。特别是2021年,在全省竞争性配置光伏发电项目中,他们列入保障性并网项目清单的共计8个,装机容量合计82万千瓦,还有获得奖励15万千瓦光伏指标、和顺20万千瓦能源基地指标,以及已获批6万千瓦屋顶分布式光伏,新能源比重实现大幅增长。“十四五”期间,他们将积极探索国内外清洁能源基地合作项目,新能源装机达到800万千瓦以上,为构建绿色高效低碳的现代能源企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仅仅是新能源建设,他们还在综合能源供应方面做文章。目前承担着6市10县近60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任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
科技引领,注入创新创造“源头活水”
自2016年以来,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191项,授权125项;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实行研发费用单列,2020年实际投入科技经费2.1亿元,2021年1—10月投入科技经费1.8亿元。山西国际能源集团着力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集团不断推进煤分级利用、等离子熔融炉处理垃圾飞灰专项、煤与生物质共气化项目、循环流化床机组清洁高效热电适应性调峰技术及工程示范等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叶泽甫介绍道。 其中,煤热解燃烧分级转化多联产重大专项,依托平朔电厂建设150MW级煤热解燃烧油-气-热-电多联产示范工程。项目落地将大幅度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利用价值,实现以低热值劣质烟煤为原料的热解燃烧分级转化热电气油分质利用多联产高效洁净的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煤炭利用系统整体效益最优化,大幅提高劣质烟煤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效益,引领和推动我国发电用煤的分级转化分质高效高价值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将以昂扬姿态、坚定决心和过硬作风进一步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格盟特色的绿色节能高效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一流综合清洁能源服务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作出新的贡献。”曹阳说。
本报记者王龙飞 实习记者刘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