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
到2025年,力争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5万亿元,物流业总收入达到2500亿元,物流市场主体发展壮大,3A级以上企业力争扩大到200家,努力在物流降成本、补短板上取得突破性成效,建设成为物流强省和物流创新发展省。11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五场发布会,对《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进行了深度解读。
聚焦打造三大物流中心,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十四五”期间,山西现代物流业将以降本增效提质为目标,依托我省在全国特有的地理区位,积极构建“1359”物流新格局,加快推进设施网络化、产业融合化、平台智慧化、内外一体化建设,提升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管理水平,培育集陆空合作、铁海联运为一体的国际物流新优势,推动现代物流业高端增值、智慧互联、高效便捷,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 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庞建军介绍,我省将聚焦打造三大发展定位:一是重要生产资料流通中心。发挥我省地处黄河(青银)物流大通道与二连浩特至北部湾物流大通道交汇战略支点的区位优势,做大做强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流通基地,积极构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工业品区域分拨中心。二是特优农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我省特优农产品产地优势,叠加国家农高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山西农业大学等农业科研和平台优势,布局建设“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专业物流基地,打造覆盖全国的特优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平台。三是“一带一路”重要集散中心。发挥山西至二连浩特、霍尔果斯、满洲里通道优势,建设装备制造、铸件等十大出口基地,持续扩大明斯克、莫斯科等固定班列开通规模,尽早开通乌克兰固定班列,力争实现中欧班列本省产品发运量大幅提升。
围绕七大提升工程,以项目落地促进《规划》落实
省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处处长李艳萍介绍,为加强项目支撑,《规划》提出实施现代物流七大提升工程。 一是物流枢纽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物流枢纽,主动融入全国布局。培育一批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基地。 二是多式联运工程。构建中转联运设施衔接、信息共享、服务规范的多式联运组织体系,支持示范项目建设。 三是供应链管理工程。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提前引入专业物流解决方案,提升生产精细化水平。 四是智慧平台工程。支持信息共享的智慧平台建设,深度挖掘物流大数据价值。 五是冷链物流工程。补齐城乡冷链物流设施短板,加强产地预冷、冷链运输、销区冷储等冷链设施建设。 六是电商物流工程。支持仓配一体、快递集散、电商孵化、展示体验等电商物流园建设,打造电商小镇,推动电商物流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 七是旗舰企业培育工程。加强对物流领域市场主体的分类指导和支持,推动物流企业发展壮大。 同时,将重点抓好四方面任务:一是优化空间结构,加快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二是强化“六新”赋能,全面提升物流价值创造;三是降低综合成本,全力打造物流降本增效升级版;四是立足标准绿色安全,增强物流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快完善服务国内大循环的现代物流体系
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全国提供了主要的煤炭、焦炭、粗钢、钢材、生铁、铁矿石等资源型产品。2020年山西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0.63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7.6%,居全国第一。山西在煤炭、焦炭、钢材等资源型产品的交易、运输、仓储等环节具备成熟的物流体系,以及坚实的铁路、公路、铁海联运等运输基础设施,成为中国工业品重要提供地与货源地。 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沈沛龙表示,“十四五”时期,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将更加健全和完善,现代物流业将充分发挥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促进工业品、特优农产品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这其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主要是:新发展格局要求构建现代物流新格局;现代产业体系要求尽快提高现代物流供应链服务水平;山西要加快完善服务国内大循环的现代物流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求现代物流加快技术创新和业态升级。 作为全省新一轮战略重组后唯一一家以现代物流为主业的省属国企,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全贵表示,将坚持《规划》引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扛起加快山西铁路投资建设、引领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窗口“三大使命”,采取一系列变革性、标志性举措,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加快构建陆港现代产业体系,在全省转型发展蹚新路大局中走出陆港步伐,在开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走出“华远路径”。
本报实习记者刘宪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