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忙碌一天的环卫工靳玉兰放下清扫工具,走进屯留区麟绛街道嶷山社区“爱心驿站”,社区工作人员热情招呼她坐下,一边唠嗑一边递上热水。“有了‘爱心驿站’,随时能喝上热水,累的时候还能休息,心里很温暖。” 吃口热饭、歇歇腿脚,小小的愿望关涉户外劳动者的幸福体验。作为今年省政府确定实施的11件民生实事之一,由省总工会牵头,全省200个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全部投入使用。在政务大厅、街道社区、火车高铁站、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户外劳动者在这里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急可如厕、累可歇脚、伤可用药。小小驿站,让工会的牌子亮在街头、暖在人心。 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五年来,我省各级工会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立足解决新时代职工权益实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健全制度保障,构建党政主导的维权服务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建立健全高标准职工服务体系,不断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让职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工会组织的温暖。 签订集体合同覆盖企业45272家、职工363万余人,建会企业覆盖率达91.29%;设立农民工讨薪应急救助周转金3.3亿元,累计垫付565万余元;积极协调政府和企业做好去产能职工安置工作,助推1.4万名职工平稳安置……这是各级工会做好维权保障工作交上的一份亮丽答卷。 我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劳动领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不和谐。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五年来,根据职工就业结构、就业方式的变化,加强源头参与,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劳动安全卫生、女职工权益维护等领域推动相关政策和制度完善,提升层次,提高质量,拓展领域,让职工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太原公交公司,每月17日是雷打不动的联审工资日。由工会主席带领相关人员对职工工资一条一条进行审核,确定无误后,工会主席签字。等到23日这天,职工都会早早来到厂务公开栏前,查看当月的工资发放明细。有何奖励、有何扣除一目了然,因为有工会主席的签字,大家都很放心。 劳动关系是否和谐,事关广大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各级工会围绕加强企业民主管理、推进工资集体协商、提供法律援助等,从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入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职工不仅“说得上话”,而且“说话管用”,实现了企业和职工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有难题共同解决。 当前,全省广大职工对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强且多样化,正在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向提升生活品质转变,从满足物质性需求向体面劳动、实现自我价值等社会性、精神性需求转变。各级工会大力推动“互联网+”工会普惠性服务,推出职工创业小额贷款、大病医疗互助以及互联网+购物、乘车、就餐等多种普惠服务,建成100家省级职工心理健康咨询示范基地、4867个职工服务中心、1968个妈咪小屋、140个工会爱心托管班。通过构建以精准帮扶、普惠性服务为重点的工会服务职工体系,提供适应性广、个性化强、针对性强的全方位服务,让职工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 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各级工会聚焦“六稳”“六保”任务,有针对性地做好职工维权服务工作,多措并举助力复工复产,全力维护职工队伍稳定。2019年底以来,省总工会建立4100万元疫情防控专项资金,向全省16所疫情防控定点医院、1449个乡镇(街道)工会发放慰问金和专项补助经费。先后推出基层工会经费缓缴和两年经费全额返还举措,开展“防疫情、促就业、送岗位”活动,为会员发放“云闪付”消费券1.5亿元、其他形式的消费券7.2亿元,发放“云游行”旅游年卡16.9万张,引导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消费。 哪里有职工,哪里就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组织的服务。随着职工维权服务工作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陆续推出。在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一幅“劳动最光荣”的新画卷正在三晋大地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杨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