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19时,《国家宝藏·展演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收官。与此同时,由国家文物局作为指导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国家宝藏》文物特展也正式启动。 作为本次特展的配套衍生节目,《国家宝藏·展演季》自两个月前上线,开启了一场才华与创意齐飞、传统与现代共舞的国宝创演之旅。目前,所有创演作品也都已导入故宫文华殿展厅,它们和众多文物一起,呈现出一场多元维度的创新特展。 在最后一期节目中,来自全国30所参展博物馆的馆长们齐聚一堂,讲解参展文物的前世今生。其中,山西博物院共有3件文物参展。 文明如水,汇聚成“何以中国”答案 《国家宝藏》三季以来,始终怀揣“让国宝活起来”的火热初心,不断提炼文物自身的独特气质、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挖掘历史深处的精神矿藏,引领大家探寻“何以中国”的时代答案。而这场汇聚三季节目之沉淀和思考的文物特展主题即为“何以中国”。那么,究竟何以中国呢?在这场特展中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中,有过统一与分裂、碰撞与交融、辉煌与沧桑,但我们的文明从未断流,而且还在不断传承、光大、创新。本次特展将中华文明比作水,向观众展现了多元一体、连绵不绝、兼容并蓄的浩荡气象。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也依水而定。第一单元为“源”,驻足凝望文明起源之时的点点星芒;第二单元为“流”,展现历史上民族与民族之间、本土与外部之间、人类与天地自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第三单元为“汇”,尝试回答先民们生发的思想、锤炼的技艺、汇聚的典籍如何让我们凝聚成一个整体,以及中国又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什么。 本次展览,各大博物馆携珍贵馆藏而来,亮相特展的国宝中,既有皿方罍、商鞅方升、长信宫灯、金瓯永固杯、商周十供等三季节目以来的高人气文物,也有何尊、七璜组玉佩、鄂君启金节、唐波斯孔雀蓝釉陶瓶、唐僧取经图枕等首次登上《国家宝藏》的珍贵宝藏。精品荟萃,包罗万象,尽显中华文明的光华璀璨。 晋博参展文物见证文明之“流” 在本次特展上,山西博物院共有3件文物亮相,见证了文明之“流”。它们分别是:隋彩绘骆驼俑、北朝四面佛龛石造像塔和唐六曲花卉纹金杯。在收官节目中,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重点介绍了隋彩绘骆驼俑。 “满载行装赴代北,吃罢胡饼望晋阳”,这个彩绘骆驼俑出土于山西省太原市沙沟村的隋代斛律彻墓,高45.7厘米。墓主人斛律彻,曾任北齐假黄钺、使持节、相国、朔州刺史等官职。在他的墓葬中,陶俑的数量很多,有仪仗俑、女侍俑、伎乐骑俑、武士俑等,显示了墓主人生前的一些生活场景。其中,骆驼俑有两件,这次参加特展的这件颇为生动,骆驼昂首站立在长方形的托板上,双峰间垫着毯子,驮着丝绢、皮囊等物品,皮囊上坐着一人,浓浓的眉毛,深目高鼻,头上戴着圆毡帽。最有趣的是他的手里还抓着一个饼子,正在边走边吃,想来路途辛苦,来不及休息就要急着赶路。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位胡商手里的饼子,当地称为“馕”,是一种可以存放很久的食物,传入中原后,被称为“胡饼”,当时上至贵族下到老百姓,都很喜欢吃。骆驼被誉为“沙漠之舟”,是最易于在沙漠上行走和运输的动物,骆驼背上所驮的货物是当时贸易往来中的大宗商品——丝绸和绢帛等纺织品。这说明当时的胡商来到中原后,卖掉带来的金银器皿、宝石和香料等货物后,再将当地的丝织品带走返回,而且数量很大。 隋彩绘骆驼俑见证了当时那个时代的民族交流与融合,而同时参展的其它两件文物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北朝四面佛龛石造像塔,高45厘米,上宽33厘米,下宽40厘米。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帝王显贵推崇,炽烈传播。北朝佛教艺术发展迅速,开窟造像,蔚然成风。这一外来艺术经历了不断本土化与民族化的过程:北朝早期佛像多为高鼻深目、薄衣贴体的异族模样;中后期逐渐汉化,呈现出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名士”形象。唐六曲花卉纹金杯,为高足杯,这种器型并不是中国的传统器型,而是来自西方的一种酒器,在唐朝贵族中非常流行。 文物与非遗、民俗碰撞出“国宝身份证” 在《国家宝藏·展演季》收官节目中,还有宝藏联络员前来助阵,为特展制作了不一样的国宝身份证。据了解,《国家宝藏·展演季》在遍邀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创演“文艺展品”的同时,还派出了另外一支小分队奔赴各地,重走《国家宝藏》三季以来的博物馆,协助馆长们为特展制作不一样的国宝身份证。 何谓“不一样的国宝身份证”?它们是文物与各地非遗元素、民俗特色碰撞的产物。本期节目中,宝藏联络员们在舞台上进行了逐一展示,其中张竣(饼叔)带来了山西面塑,惟妙惟肖地还原了山西博物院馆藏文物侯马金代董氏墓戏俑的模样。 为什么要选择这件文物呢?在制作“宝证”之前,山西博物院院长张元成将宝藏联络员张竣带到了晋祠,这里有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水镜台,也有被誉为“晋祠一绝”的宋代侍女像。这两者都和要做的“宝证”相关。“实际上这和我们山西的戏曲有关,在全国来说,现在山西留下的地方戏曲是比较多的,山西留下的戏台也比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山西古建筑里面的戏台有2800多座,在晋祠就有两座戏台。”张元成说,“小戏台,大文化,它能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通过这个小小的天地演绎出来,对后代有一种教化作用。”而之所以选择面塑,主要和山西人喜欢吃面食的饮食习惯有关。这件“宝证”由“阳泉彩色面塑”非遗传承人付海云制作完成。《国家宝藏·展演季》特别打造国宝身份证,再一次用全新的表达形式激活了文物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也代表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之情与传承之心。 节目最后,来自全国30所参展博物馆的馆长们带来了从当地重要考古遗址中采集到的“厚土立方”,现场齐心共建“何以中国”装置作品,以此启动特展。山西博物院所采集的土来自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陶寺遗址自1978年发掘以来,发现了城址、文字、铜器,发现了中国最早的观象台遗址,同时出土了彩绘龙盘、土鼓、石磬等精美文物,与《史记》所记载的尧都平阳相契合,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已经出现了王国,进入了文明时代。 从1921年至2021年,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现场展示的这些只是中国考古百年历程的冰山一角。未来的日子里,大家可以走近国宝、走进展览、走进博物馆,一眼千年,感受文明的厚度与温度!
山西晚报记者 南丽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