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的第二十一场发布会。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对《山西省“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简称《规划》)进行了解读,描绘了我省2025年生态保护、生态经济、生态文明三大领域的美好画卷,实现山水田园和城市宜居自然生态之美,展现城水相依、山水相映、水草丰美、水波荡漾、碧水长流、绿韵清波的美好景象。

“两山七河一流域”为主战场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主战场,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化推进,把握减污降碳总要求,实现生态环境高标准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向推动、互促互进,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所谓“两山”是指吕梁山、太行山,“两山”面积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83%,涉及11个设区市、81县(市、区)。“七河”包括: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漳河、沁河、涑水河和大清河,“七河”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2%。抓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围绕生态保护、环境质量、生态经济三方面提出26项具体指标。旨在打造资源型经济省份生态保护样板、建设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建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示范区,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领域重要成员,推动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双向转化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省生态经济发展出雏形,将进一步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服务保障作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碳排放总量增长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产业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规划》提出,坚持示范引领、试点先行,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并驾齐驱,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将“金山银山”转化为“绿水青山”;发展壮大绿色产业,充分盘活生态资源,有效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重点任务是发展生态经济,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坚持产业生态化,推动“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实现工业、农业、服务业绿色发展,并大力培育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探索生态产业价值实现路径,促进自然资本的实现和增值,推动生态资源在开发中得到更好保护,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打造华北地区绿色生态屏障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做到“五个全面”“两个基本”:即: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地表水国控断面劣V类水体和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宜林荒山全面绿化、主要污染物排放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考核任务、生态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力争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历史遗留露天矿山生态修复基本完成。  《规划》提出,我省要牢固守护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保护优先的资源开发模式全面推进,重点区域产业布局和结构全面优化,绿色、低碳、循环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建设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彩化财化行动,控制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水土流失,全面强化太行山水源涵养、燕山—长治沿线防风固沙功能,提升“七河”流域森林覆盖率,黄河和京津冀生态屏障初步建成。  重点任务是高标准保护“黄河流域”,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统筹推进“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促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强“两山”生态保护修复,筑牢绿色生态屏障。依托太行、吕梁“两山”构筑黄河和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构建和完善以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为主要功能的防护林体系。强化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七河”综合治理修复。综合运用空间管控、水系连通、污染防治、生态修复和园林景观等措施,推动河湖生态保护和产业深度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规划》明确,到2025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完成“三个转变”,实现“四个形成”,即:生态环境保护向生态修复治理转变、向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向保护生物多样性转变;生态修复治理先行示范区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基本形成、京津晋冀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基本实现。  《规划》提出,我省要紧抓保护“华北水塔”和保障“冬奥会”契机,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率先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向山西倾斜,推动山西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成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生态文明领域重要成员。  重点任务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三晋生态文化。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共享共建,坚持把培育特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弘扬特色生态文化,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三晋生态文化,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张剑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