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12月29日讯(记者张剑雯)“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围绕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两条路径,加快生态经济建设。到2025年,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这是记者从12月28日举行的全省“十四五”规划各专项规划系列解读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一场发布会上获悉的。 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高度统一的经济形态,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山西省“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就发展生态经济提出了五条措施: 以特色优质为宗旨,构建环境友好型农业体系。我省将推动种植业绿色增长,“十四五”期间每年建设10—20个高标准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将推进养殖业清洁发展,打造种养结合提升县和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将促进林果产业健康发展,优化经济林布局,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以优布局调结构为重点,构建绿色低碳工业体系。我省将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严禁在黄河干流及“七河”临岸一定范围内布设高污染工业项目,严禁在“五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域、城市(县城)规划区新改扩建高污染和高风险项目,支持城市(县城)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将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明确到2025年,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能源、冶金、焦化、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全面落实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要求,新增重点行业企业全部达到清洁生产一级标准。 以生态智慧为引领,打造三产发展新模式。我省将促进文旅与环保融合,发展低碳智慧现代商贸,构建绿色智能现代物流。 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升生态科技创新能力。我省将开展生态环保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强化生态环境科研保障,组建山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院士专家智囊团,加快推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支持污染减排、节能节水、资源循环利用等行业骨干企业先行发展,筹建山西环保创业园,到2025年,环保产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 以盘活生态资源为目标,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我省将三产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强化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管理,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等特色产业,推进林草生态建设实现增绿增收双赢,发展生态旅游,做精“黄河之魂在山西”等旅游产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