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毅)记者从1月24日召开的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工作视频会上获悉,去年我省极端气候事件多发,防灾救灾形势严峻复杂,特别是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秋汛,我省强化“两个至上”,战洪涝、化危机,扎实开展救灾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力应对各类灾害事故。

  重点灾种防范有力有效。针对我省出现的多轮强降雨,省防指多次召开会议,部署调度防范应对工作,加强会商研判,7次启动防汛应急响应,坚持把组织人员转移避险作为首要任务,严格落实“关、停、撤、避”各项措施,做到了撤避迅速、应转尽转。积极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对农事、祭祀用火、野外吸烟等易引发火灾的主要顽疾进行了集中治理,开展了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及时启动省级地质灾害Ⅲ级响应,成功组织撤离了受侯月铁路山体滑坡影响的115名人员,有效应对了秋汛期间425起地质灾害。各市在重点灾种防范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长治市实现了全市森林草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大同市出台了森林草原防火特险期野外用火责任追究的若干规定。朔州市投入80万元对地震监测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

  抢险救援有力有序。面对汾河流域50多年来的最大洪灾,应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闻汛而动、向险而行,夜以继日、奋战一线,积极组织防汛抢险。全省调动救援队伍352支、1.9万多人,调集装备车辆4960多台(套),有效处置了汾河、乌马河、磁窑河等河流堤防决口、河道漫堤等严峻险情,成功战胜了洪灾。加强调度,科学救援,组织了临县“6·16”涉险事故、孝义“12·15”盗采煤炭引发透水救援行动,成功救出27人。同时,调集队伍和装备驰援了河南郑州洪涝抢险工作。

  灾害救助有力及时。两次启动省级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响应,报请应急部两次为我省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争取中央应急和恢复重建救灾资金、冬春救助资金11.809亿元,为近50年来最多。会同省财政厅向重灾地区下拨救灾资金16.849亿元,会同省粮食和储备局调拨帐篷5230顶、折叠床7900张及棉衣裤等一大批救灾物资,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恢复重建有序推进。各级应急部门认真履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办公室职责,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加强统筹调度,有力推动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全省受损农房修缮重建已竣工57463户,完成了总任务的99.12%。中断的3550处公路,已抢通3548处。受损电网、通信设施已全部抢修恢复,第二阶段任务已基本完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