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秀娟)2021年,我省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跨上新的台阶。统计数字显示,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08元,比2020年增加1430元,增长10.3%;其中,工资性收入6860元,增长8.1%;经营净收入3959元,增长9.6%;财产净收入216元,增长5.5%;转移净收入4274元,增长15.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2.45,较上年缩小0.06。 2021年,我省坚持战略引领,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做实产业五大区域布局、走出走好山西有机旱作之路,用农业现代化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620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十大产业集群产值1600亿元。山西杂粮、山西药茶、大同黄花、运城苹果等特优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增强,成功申报国家级产业集群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3个、产业强镇8个。 2021年,我省进一步加强政策惠农、实施农民培训,农民增技赋能,拓宽拓展了增收渠道。出台土地出让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稳粮保供、一产高质量发展、生猪产业健康发展、设施蔬菜马铃薯加快发展等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下达各类补贴资金77亿元,其中耕地地力补贴29亿元、农机购置补贴3.7亿元、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36亿元、生产托管资金2.7亿元、一次性种粮补贴4.8亿元、救灾资金0.55亿元,有效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开展股份权能试点盘活集体资产,累计股金分红10.2亿元。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张绚告诉记者:“去年我省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实现培训持证一体、产业就业融合、增效增收同步,培训高素质农民21.83万人,还选树了全省‘百佳高素质农民’,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同时,我省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累计培育家庭农场6.3万个,新评选省级示范县5个、示范农场100个。去年新增国家级整县推进试点10个和省级试点20个,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9.6万个,95个农民合作社评为国家示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