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社县“扶贫车间”一角。刘振华摄

  “让中药材种植成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3月23日,沁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向丽说,“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万余亩,总产量达1.53万吨,产值6090万元,并拥有林溪种植有限公司等10余家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  “春分刚过,江西理工大学通过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预订1000公斤红富士苹果。”3月24日,山西古虞王农业公司经理吉林说。据悉,近年来,该公司经运城市平陆县两级农业部门的牵线搭桥,向高校输送优质农产品和劳务服务,深化省校合作方兴未艾……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3月18日,省乡村振兴局开展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项目开工建设、小额信贷资金投放、政策培训宣传、产销对接消费帮扶等“五项重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吹响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冲锋号。

主动担当作为起好步开好局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项工作由顶层设计转向全面实施,对我省来说,如何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好局起好步?  为解决上述问题,省人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于3月8日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农民务工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的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提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特优劳务品牌、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严格责任考核等13条落实举措,持续推动农民务工就业。力争到年末,我省农民务工就业规模突破600万人、脱贫劳动力(含防返贫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稳定在95万人以上。  3月17日,临汾市率先建起由市级集团公司牵头,以县(市、区)级分公司(农村合作经济联合总社)、乡镇合作经济联合社、村级合作社为支撑的市级农村集体资产市场化平台,架设起千万小农户连接大市场的桥梁,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农民持续增收。  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玉宏表示,集中100天,开展“五项重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是扎实推动巩固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需要,也是增加脱贫群众收入、防止返贫致贫、以攻为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实际行动和有效举措。

集中100天时间抓关键切要害

  “开展‘五项重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重中之重是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张玉宏说,“既是现阶段狠抓工作落实、防范化解风险的工作组合拳,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更是今年开新局的重要抓手、工作的主攻方向。”  从此次专项行动目标、任务、重点来看,涉及扎实开展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建立务工就业大数据平台、全面落实就业帮扶各项补贴政策、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以实现脱贫劳动力务工就业总规模稳中有增、省外务工稳中有升;扎实推进项目开工建设,3月底项目全部入库,4月底项目手续全部办结,5月底全部开工建设,6月底项目建设都有实质性进展;扎实推动小额信贷投放,力争今年突破40亿元,解决脱贫攻坚期内形成的户贷企用遗留问题;扎实开展政策培训宣传,通过分层次、全方位、多形式的政策宣传解读活动,形成铺天盖地的宣传态势;扎实开展产销对接消费帮扶,建立市场化、动态化、订单化、常效化农产品销售机制,形成生产、运输、销售完整的供应链条。  目前,“五项重点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在三晋大地稳步开展。  截至2月底,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向2.95万农户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7.69亿元。  截至3月23日,朔州市农村信用社辖内5家农商银行已投向“三农”贷款1.22亿元。另据了解,该市农信社累计涉农贷款余额达243.14亿元。  3月17日,“大同好粮”北方农特优产品交易中心启动运营,该中心总经理崔转正说:“加强对外合作,拓展销售渠道,让大同10个县区特优农产品‘走出去’。交易中心仅是大同一季度乡村振兴开工重点项目之一,当天市里还有5个同类项目集中开工。”

积极履职尽责夯基础见实效

  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  “压实主体责任,协同相关部门,狠抓工作落实。”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建成说,“用好调度推动、通报推动、现场推动、案例推动、督导推动、考核推动等‘六个推动’,打好这场硬仗。”  近日,安泽县聚焦产业发展、为民便民、治理有效,做到有钱办事、有地议事、有章理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质村级集体经济,探索资源开发、三产服务、自主经营、乡村旅游、投资分红、林药提质等12条增收路径。  阳高县全面实施“特”“优”战略,以杏果、畜牧、设施蔬菜、杂粮等六大特色产业振兴为主线,走好稳农与强农的乡村振兴特色路。  “今年,我们将与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蓝顿旭美食品公司合作,引进1个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并在高标准喷灌区建设加工型马铃薯基地。”日前,在岚县农村工作会上,县农委负责人介绍,为鼓励农户开展种植,将在省级财政每亩1000元专项资金补贴的基础上,县政府每亩再补贴850元,用于主体土地流转、购买优良品种、肥料和农药、保险等。同时,该公司还将与种植户签订购销合同,提升产业精深加工水平,提高“岚县马铃薯”品牌影响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欧志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