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车间员工正在为快掘系统出厂做调试。邓寅明摄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装备制造业具有长期发展的深厚基础,并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不断迈进。2012年至2021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年均增长13%,快于规上工业7.6个百分点;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22年产业链营业收入约750亿元。 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省委、省政府提出,要以制造业振兴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等千亿产业,做大做强“链主”“链核”企业。 瞄准“高端”,聚链共赢,我省正奏响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千亿级产业的雄壮乐曲。
链主引领带动集群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体系
3月17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重集团智能液压挖掘机产业园区建设现场,焊接车间、机加工车间、装配车间厂房围护已完成,内部设备基础设施施工和安装工程正在进行,建设者们以昂扬奋斗的姿态,奏响“加速度”进行曲……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太重集团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近三年,太重研发投入以平均每年27%的速度增长,累计投入26亿元。2022年全年研发投入11.2亿元,“十四五”期间将保持不低于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依托国家级技术中心平台,组建高水平的工程起重机研发队伍,专职研发人员达到100人以上。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创新联合体,引导培育2家以上省级技术中心或省重点实验室。 当前,太重大抓项目、大抓转型、大抓发展的势头强劲,一大批新建项目快速推进,建成后将有力推动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式发展,带动我省形成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 作为“链主”企业之一,太重集团勇挑重担、不辱使命。公司战略投资部部长邱英杰告诉记者,去年,根据全省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会议精神,太重第一时间成立了由董事长负责的工作专班,制定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主动引领产业链集群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 集团公司全面梳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关键环节,绘制了产业链“鱼骨图”“区块图”“全景图”,细分出液压挖掘机、工程起重机、轨道交通等产品领域,深度摸排出产业链的弱链、断链、缺链环节,并瞄准这些薄弱环节展开补充式、填空式招商。 以“强龙头、延链条、建集群、夯基础”为发展思路,以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目标,集团依托“链长制”工作机制优势,围绕“以项目建设承载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驱动产品提升,以品牌推广拓宽渠道建设,以开放合作实现产业协同,以服务延伸带动价值增值”五条主线,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夯实产业链基础,实现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整体推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式集群发展。 在成为链主企业之前,太重集团同太原工具厂的合作几乎为空白。成为链主企业之后,太重主动同太工进行沟通交流。去年5月,经过多次交流论证,双方就通用工具(丝锥、钻头)达成合作意向,随后展开试用、评估、定项等一系列工作,最终于当年8月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双方合作力度逐步加大,截至今年2月双方签订刀具合同2025件。 在我省确定的5家高端装备产业链“链主”企业中,除了太重集团,还有中车太原、中车大同、晋控装备集团、天地煤机等4家企业,“链核”企业则有山西煤机、晋西车轴、华德冶铸等21户企业,全产业链上共有130户“链上”企业。 3月20日,伴随着最后一个零部件装配完工,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为东泰集团全新定制的新一代快掘系统即将完工下线,预计近日将奔赴吕梁矿区,为我省煤矿智能化建设发挥作用。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是国内专业配置最齐全的煤机装备科技创新企业,主要从事煤矿开采、掘进、运输、支护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和开发。多年来,作为山西省煤机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该公司立足山西、服务全球,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遍布全球。 他们坚持以市场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龙头、轻资产运营,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哑铃式”经营模式——即核心技术(产品设计、研发环节)和市场(装配、检验、营销、服务环节)在内,中间零部件生产(外购、外协加工环节)在外。 目前,该公司煤机装备生产配套所需的原材料、元部件及系统总成年采购总额在10亿元以上,其中省内供应商有近200个,数量占公司供应商总数的30%,采购金额约占总采购额的30%。合作的产业链下游企业在省内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 下一步,企业将在做好煤机装备研发制造主营业务的同时,探索创新经营模式,运用设备经营租赁、合作开发等新模式,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延伸产业链,创新营销服务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为省内煤炭企业做好配套、优化服务。
高端装备制造业态势良好,尚需加快链条培育锻造
高端装备制造业,又称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指生产制造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先进工业设施设备的行业。其“高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含量高,表现为知识、技术密集,体现多学科和多领域高精尖技术的继承;第二,处于价值链高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第三,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发展水平决定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中车大同成功自主研发首台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中车永济研制完成系列化中国标准地铁列车核心及关键部件——牵引辅助系统全系列产品,核心控制部件实现100%深度自主化;智奇铁路高速动车组轮对技术国内一流;“高速飞车”项目完成了系统性试验,填补了国内空白…… 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在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基础,培植了重点企业比较优势,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全省涌现出一大批高端装备制造业龙头骨干企业。据统计,2022年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营业收入约750亿元,计划到“十四五”末,努力实现全产业链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 但与此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我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在上、中游竞争优势不明显,“链上”企业数量较少,产值规模还不大,自主研发力量仍较弱。 在细分产业方面,轨道交通装备子产业链初步形成了自主研发、规模制造、规范服务的产业体系,成为全国电力机车、货车、车轮、车轴、轮对、牵引电传动系统重要生产基地,但存在中游企业高端产品较少、部分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分工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智能煤机装备子产业链发展较早,整体产业规模处于国内中上游,产品品种齐全,部分细分领域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与产品技术优势,但存在行业集中度有限、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工程机械子产业链拥有太重集团、山西省工程机械、华德冶铸为代表的重点企业,部分基础配套件较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当前产业规模较小,整机企业少,产业链数字化基础薄弱,在制造、采购、物流等环节的数字化实践较少。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公司在省内上游供应商的配套能力不足,缺乏一些煤机装备关键元部件的生产制造商。为此,该公司将通过加强对现有省内供应商的培育和辅导,进一步提高其配套能力,同时通过主动寻找拓展省内配套供应商渠道,进一步提高省内配套供应商的数量和质量。 为推动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去年,我省出台了《山西省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竞争力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引领工程、全产业链培育工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等“三大工程”,开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培育锻造行动,并在做好统筹规划、加强政策支持、强化要素保障、抓好招商引资等方面作了具体部署。
建体系强配套重服务解难题,全力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这为我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为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我省构建了总链长统领、链长推动、5户链主挂帅、21户链核支撑、省工信厅牵头主抓、市级专班精准服务、工作专班具体组织的“六位一体”工作机制;编制了全链条工作方案,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工作专班工作守则》等,发放到产业链的各个端口,印发《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2022年工作方案》,省工信厅会同发改委等8个厅局组建高端装备产业链工作专班,完成产业链图谱、鱼骨图、链主企业需求清单、链上企业供应清单、产业链“10本账”等。 与此同时,推进多层次协作配套。去年以来,我省针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的活动密集。6月21日,在太重集团召开产业链工作推进大会,对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各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紧接着7月14日,在太原召开产业链协作配套对接会,为“链上”企业提供精准服务;11月4日,在太原召开高端装备制造(工程机械)链上企业协作配套会,签约供需合作金额5.66亿元(13项协议),并达成两项校企合作协议。今年3月9日,省工信厅组织召开第一届山西省智能制造推进大会,汇聚全国知名智能制造集成商资源,共同交流智能制造工作思路、分享典型经验,其间,发布了《山西省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力图谱》;3月14日,由中车大同牵头研发的我国首个电气化公路及矿山运输系统示范项目在山西大同落成发布。 方向对了,就不惧山高路远。全省“链长制”推进会议上已经明确,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要围绕“原材料—关键部件、系统总成—轨道交通制造、智能煤机、工程机械”成链,高端装备制造要打造千亿产业规模。 “要进一步围绕‘关联性强、契合性严、协作性紧、盈利性好’的要求,强化产业链企业协作配套,不断增强全产业链企业之间的扭矩。”省工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占祥这样说道。 心之所向,未来可期。在新的征程中,我省将不断引进行业龙头骨干企业,补链延链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提高产业链本地配套率;按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上市企业”的梯度培育路径,打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群体,积极引导“小巨人”企业争当“链主”、专精特新企业争当“链核”、产业链链上企业争做“专精特新”;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提升产业链技术研发能力,推进企业与省内外院校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强化政策要素保障,持续打好“技改资金+3毛钱电价+政银企合作”政策组合拳,各方联动实现全产业链企业协同共赢、共同发展。
本报记者刘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