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季度,山西全省煤炭产量3.35亿吨,同比增长8.9%,创单季度煤炭生产新高,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同时,一季度山西外送电量突破38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创历年一季度外送电量最好水平。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山西的重大政治责任。山西有力践行了“决不能让国家为煤发愁”的承诺,2020年原煤产量10.63亿吨,2022年原煤产量达到13.07亿吨,产量增长了近30%。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与此同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期(2020—2022年)与前三年(2017—2019年)相比,全省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39.55%和31.30%。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以下简称“省应急厅”)党委书记、厅长王启瑞说:“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近三年首次未发生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在煤炭增产保供全年化、常态化,而且任务翻倍,在由“冲刺跑”向“马拉松”的转变中,山西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系统观念,牢固树立“保安全就是保供应”的理念,狠抓煤炭增产保供安全防范工作。2023年的山西省政府“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标本兼治、精准防控、社会共治,严格责任、严格措施、严格监管,推进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数据说话 推动精准预警

瓦斯浓度最高值达7.44%,时长近40分钟……2022年4月26日18时许,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山西局(以下简称“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值班人员通过国家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发现,阳泰集团晶鑫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武甲矿北翼运输巷开拓工作面发生瓦斯高值报警。

通过调取数据曲线进行分析,值班人员认定该警报预示重大安全风险,立即通知驻地监察执法处到该矿进行核查,并将井下230余人全部撤离到地面。

在随后的事故调查中确认,该矿北翼运输巷开拓工作面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60余吨,瓦斯涌出量约4000立方米),井下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最大值7.4%,时长达38分钟,如果期间遇到失爆、明火等情况,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均会受到威胁。

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在全省范围内常态化开展“远程监察”,遇高值报警等情况,及时督促煤矿撤人,着力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图片由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提供)

为了进一步强化数据赋能推动安全治理效能的提升,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种类和功能,提升数据质量和数据研判的准确性。

——促进煤矿远程常态化监管,应用国家矿山电子封条智能监管系统,在煤矿主副井口、主要车辆出入口、调度室等关键地点安装摄像机等设备,及时发现煤矿异常状态,自动生成、推送报警信息。

——搭建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事故风险分析平台,通过已建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模型,对接入煤矿各类生产感知数据进行分析预判,发现煤矿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隐患。目前该系统已接入山西省全部生产建设煤矿,并向国家矿山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系统传输相应数据。

“利用各个系统‘千里眼、顺风耳’的作用,让数据说话、与曲线对话,强化数据分析研判,用远程监察指导现场监察,从而推动精准监察。”

“有报警,必处置。不论真报警、假报警,一律严肃处理,彻底打消超限矿井的侥幸心理,刹住煤矿用‘情况说明’搪塞监管监察部门的不良风气。”

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海军补充道,瓦斯浓度在5%~16%时,遇明火发生爆炸;高于16%,则是发生燃烧。无论是爆炸还是燃烧,都会对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威胁。如果没有这些监测系统,人员就可能撤得慢、撤得没有那么决绝。

2022年,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查处的393条重大隐患中,40%是通过预警系统远程发现的;发现的9起涉险事故均是通过该系统进行第一时间处置,1639名煤矿从业人员及时撤离危险环境。

与省气象局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灾害防御机制,提高对雷电、大风、暴雨、高温、低温等极端天气的防御能力;与省应急厅联合开展煤矿“双回路”供电专项检查,不断提高煤矿双回路供电系统可靠性……在山西,多部门联动共筑安全生产防线的态势正在形成。

机制优化 压实安全责任

走过长廊,安全警示标语格外醒目;经过安检,酒精测试、人脸识别一样不少。4月9日一大早,在山西义棠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义棠煤业”),安全标准员李明军和往常一样开始了井下安全检查工作。“之前集团公司来检查时提出,010711工作面进风顺槽有3根单体液压支柱钻底量超过规定,隐患整改时限已到。”李明军填写台账,形成隐患排查整治闭环。

从压风供水、临时支护是否可靠,到“一通三防”(对煤矿安全生产中的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火灭火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简称)管理是否严格,李明军看得仔细,查得认真。

井下作业复杂多样且具有不可预测性,近年来,90%以上的事故直接原因为作业人员现场“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安全标准员不仅要验收旧问题,还要看出新问题。”义棠煤业副总经理郝明通介绍,该公司不定期开展作业现场全覆盖突击检查,针对重点时段、重点环节,以及不放心人员进行重点管控,并构建了“无监控不作业、作业行为受监督”的煤矿作业现场可视化监控环境,让从业人员在井下作业时感到“每时每刻都有一双眼睛在盯着自己”。

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监察执法四处监察员在忻州地区井下一线开展监察执法工作。(图片由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提供)

为了进一步倒逼矿山从业人员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山西还开发了“逢查必考”信息化系统,建立完善安全管理、防突、防治水等“逢查必考”题库。2022年,累计组织67矿次350场考试,考核人员24793人次,已调整五职矿长18人次,解聘8人次,解决“一考了之”问题。

上下联动,内外融合,方能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机制。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针对山西省属煤炭集团公司存在的管理层级多、责任压力传导不畅等突出问题,多次调研,多次约谈,督促多家集团公司对所属矿安全管理全部压减到三级;开展对民营煤矿企业实际控制人、参与决策投资人落实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的监督,督促民营煤矿老板、实际控制人必须驻矿真正参与安全管理。

在山西,采掘接续专项监察作为“技术”监察,与常态化开展的对企业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的责任监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违规下达生产经营指标等“根子上”的问题;分层级扎实深入开展矿山安全生产综合督查,对全省11个地市、117个县(市区)进行了全覆盖督导检查;严格开展地方监管责任落实专项监察,强力推动市县党委政府落实“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政治责任。

2022年,国家矿山安监局山西局共监察煤矿3016矿次,查处各类隐患28200条,其中重大隐患393条,从危险区域撤出人员137次;约谈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22次、有关人员65人次,约谈煤矿企业173次、有关人员483人次。

科技赋能 强化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煤矿产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井下人员多,本身就是大隐患。

鑫岩煤矿智能集控中心。(图片由山西移动提供)

在吕梁东义集团煤气化公司鑫岩煤矿(简称“鑫岩煤矿”)智能化集控中心内,井下巷道、机电硐室(硐室为一种未直通地表出口的、横断面较大而长度较短的水平坑道)、采煤工作面、转载运输皮带等不同点位的影像已经实现实时传输。

“现在,只需一人在地面集控中心一键启动,井下顺槽胶带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采煤机就能依次启动,煤炭就源源不断地运到地面煤仓。”鑫岩煤矿综采一队技术负责人丁仕金说,过去,这套流程至少需要3个采煤机司机和4个液压支架工在现场操作才能完成。

从采煤工人忍受着噪音、煤尘,徒手操作采煤机和液压支架在井下奋战,到坐在办公室轻点鼠标远程操控、一键采煤,从“高危生产”到“本质安全”,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创新”,智能化、机械化升级改造正不断助推山西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华阳集团应用3套大采高(大采高开采指单位工作面割煤高度超过3.5米的开采)、5套超前液压支架和一批快速掘进装备,同比单产提高5%、单进提高9%;

率先在省属大型煤炭集团公司大力推广使用先进掘进设备,已有6处煤矿使用掘进盾构机,43处煤矿使用掘锚一体机,52处煤矿使用液压锚杆钻机,88处煤矿掘进工作面迎头采用柔性网支护;

坚定不移推动淘汰小绞车等落后辅助运输工艺,安太堡、安家岭、东露天等露天煤矿实现“矿用卡车无人驾驶”……

……

2022年,山西全省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增加到330处;积极推动矿山机器人典型场景应用,全省煤矿共应用各类机器人82台(套);持续开展“一优三减”,积极推广厚度6m以下煤层一次采全高、沿空留巷、快速掘进等工艺装备。

“减人增效”“不要带血的GDP”曾是能源大省山西多年的夙愿,在智能时代,愿望正在变成现实,并且引领着产业变革。“简系统、减人员、强装备、夯基础”,山西不断提高系统安全保障水平,大力推动煤矿自动化、智能化改造。

未来,山西将进一步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推动全省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原标题:山西积极践行“保安全就是保供应” 推进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