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是一座城市的履痕,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日前,2023年无锡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出炉,今年地名评定分为路街巷、古桥梁和其他三个类别,共有52个地名上榜。与去年相比,今年入选的地名不仅数量增加了32个,且更加深入锡城的历史,让昨天的记忆在今天更清晰。

入 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文脉渊源长,传承意义大

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是为了加强地名的传承与保护,进一步建立完善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制度,入选的地名均为沿用时间较长、地名文化内涵丰富、有重要传承价值、知名度较高。

此次评定,南长街、小娄巷、锡沪路、观湖路、状元古道、梁溪路、西仓、司马街、忠义街、刘伶巷、布政坊巷、顾山老街、白果巷、蜀山街14个地名入选“路街巷”类别。而入选“古桥梁”类别的地名最多,分别为清名桥、梁塘桥、塔影桥、迎福桥、新塘桥、万善桥、柏桥、翰林桥、鸭城桥、钱桥、陡门桥、陆墟桥、葛埭桥、蠡桥、南桥、巡塘桥、周潭桥、江溪桥、丰乐桥、五云桥、璜铜桥、八字桥、万安桥、胜水桥、严渎桥、惠济桥、承先桥、安乐塘桥、蛟桥、东仓桥、新桥、茭渎桥、扶风桥、鲸塘桥、阳溪桥、玉带桥、画溪桥37个地名。此外,白沙泉作为“其他”类别入选。

“今年全市共有83个地名申报,并不是使用时间比较长就能入选。”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介绍,地名文化遗产评分有“得名时间、使用时间、语词文化、实体文化”等8项硬指标,此次每个入选的地名评分基本都在80分以上,并更加注重史料验证,入选的地名基本上在正史有记载,或是有碑文、铭文等记录,或实体本身就已是文保单位。

评 定

个个地名有故事,每处历史是记忆

一个地名,一处具体的地理方位指向;一条老街,一段曾经耳熟能详的历史。比如,江阴市的刘伶巷与西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刘伶有关,至今已有1700多年。相传,刘伶曾流寓江阴,与杜康是莫逆之交。有一次杜康在江阴做米酒,一时粗心把上好的糯米给烧煳了,煳了的糯米在杜康的手中居然成了佳酿——黑米酒从此美名远播。江阴市的司马街始建于南朝梁代,至今已有1400多年,从隋代开始,就逐渐形成了一条商业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司马街仍是城内的主干道,由东向西有着不少的商店,副食店、邮电局、良友书场、澄江医院、江阴饭店等。

锡城的不少古桥不仅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也见证了昔日无锡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比如,滨湖区的周潭桥相传建于唐贞观年间,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畅通的水路交通,早在南宋年间便渐成集市,明末清初已成街道雏形。到了民国时期,街上已是商店林立,商贩云集,繁华商市自成一体,成为锡南闻名的“鱼米活码头”;锡山区的迎福桥与东亭养蚕业息息相关,桥边一幢两层小楼建筑上还刻有“东兴蚕种制造场”字样,十里八乡的农民售茧需到公社定点的收购站,都要从迎福桥上来往;宜兴的东仓桥周边自明代以来便茶馆、商铺林立。如今,随着许多充满文化气息的商铺入驻,古今合璧的街巷孕育出了宜城中心城区的独特韵味,吸引不少年轻人争相打卡,拍照留念。

传 承

在使用中保护,让城市更加美好

“地名具有约定俗成的稳定性,通过使用的方式将地名文化遗产融入到城市建设中,这是最有效的保护。”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表示,要让历史地名“活起来”,使用是展现一个地名生命力的最佳方式。比如,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巡塘桥,在元代王仁辅编撰的《无锡县志》之《桥梁篇》中就有所记载。2003年巡塘桥被公布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丰厚的文化底蕴得到高度认可。而如今在太湖新城规划建设中,尚贤河湿地建设时为恢复历史旧观,遵照“还原历史真实性、感知历史可读性”及修旧如旧的原则,精心保存巡塘古镇,还原江南乡土建筑格局,实现社会、生态、经济三重效益共赢的可持续发展,巡塘桥也成为了锡城的一处旅游新胜景。而一些因城市更新产生的新地名,或者是无人问津的小街小巷本就没有名字,可以采取传承创新并重的方式,新命名的无锡地名可注入文化内涵,以地名描绘城市未来图景。

据统计,2022年无锡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古城、古镇和古村落共有20个市级地名入选。截至目前,全市共有72个地名入选无锡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后续,无锡还将持续做好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开展保护地名实体工作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加大无锡地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耿沐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