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关育兵

5月7日,广东深圳一文化馆音乐厅刚落成,作为建设者的57岁农民工易群林,第一个上去弹钢琴。(5月8日《工人日报》微信公众号)

第一次去音乐厅,第一次弹这么好的钢琴,作为建设者,农民工易群林好像融入音乐里面了,高兴得像个小孩一样,叫他走也听不见。

事实上,除了深圳的音乐厅,还有很多场馆在建成后都邀请建设者“回家”看看。北京冬奥会上,历时5年建成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助力中外健儿屡创佳绩,广大场馆建设者功不可没。4月10日,“冰丝带”赛时照明全开,给予“家人”最高礼遇,暖心邀请建设者代表及家属“回家看看”,共同分享这份冬奥荣光。

“五一”前夕,中建八局的施工管理员丁华伟与几位工友收到了一份“特别邀请”:南京宪法公园请他们回去做客。公园用“超VIP待遇”迎接他们重回宪法公园:享受专场讲解,参观升旗仪式,接受少先队员献花……为表达对这些工人的敬意,宪法公园还专门设立“建设者的足迹”展厅,展示工人们的建设风采;在公园醒目位置设立铭名载体,镌刻852名公园建设者的姓名、工种、籍贯,铭记这些工人为宪法公园作出的贡献。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光荣。劳动者的伟大和光荣,不只是一种理念,也不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有实实在在的体现。让劳动者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就是真正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看得见”“可感知”的具体体现,这既能表达全社会对劳动者的尊重与礼敬,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也能让劳动者真切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体味到劳动的价值。

邀请建设者第一个弹钢琴,以最高的礼遇诚邀建设者“回家”,感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其有利于弥补劳动者的遗憾——许多建设者,在场馆建成之时,也就是离开之时,不能感受自己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这是他们的缺憾。不仅如此,让建设者参观和使用场馆,也有利于提高建设者的责任感。 

在2008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的每一条焊缝边上,都刻有焊工的名字。这既表达了对这些普通而平凡的劳动者的永久纪念,也有利于激发劳动者对自己工作负责的态度。让劳动者参观和使用场馆,也有同样的意义,在参观和使用过程中,劳动者能够更直接地发现工作需要改进的地方,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艺。

“有些遗憾的是,这次活动只邀请到部分工人代表回来看看。”让劳动者品尝果实,最佳的方式是所有建设者都能参与。每一个普通劳动者为场馆建设所付出的辛勤和汗水,都不应该被遗忘,都应该被看到。这对于弘扬劳动光荣的精神,对于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者的风尚都是有益的,对激发更多人做劳动者的热情同样是有益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