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记者 黄红芳

记者2月7日从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江苏农民工节后返岗率达90.2%,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为推动江苏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省人社厅厅长张彤表示,为有效应对春节前农民工返乡时间提前、人数骤增带来的压力,江苏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人社部门提前谋划、协同发力,创新开展2023年度“创响江苏”春风行动。春节前走访重点企业7059户,拓岗筹岗40.5万个,实现全省欠薪案件和线索动态清零;春节期间支持稳岗留工,向5.2万户企业发放留工补贴和招工补助3.13亿元;节后各地同步开展返岗复工行动,先后通过5架专机、20趟专列、1213辆专车为重点企业直达送工5.51万人。按照“市场随着人流建,岗位跟着需求走”的原则,全面开放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和零工市场,把现场招聘会办到公园、商超、集市、车站;建好用好“苏心聘”就业掌上宝和“就在江苏”智慧就业云平台,全天候开展线上线下招聘1683场,帮助76.6万劳动者登记求职,促进农民工返岗就业和企业复工复产。

接下来,“创响江苏”春风行动将重点服务应届高校毕业生,为高校、职校、技校“三校”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送服务,协同教育、工信、国资、工商联高频举办系列招聘,推动就业创业、人才招引、技能培训三者有机整合、深度融合。

省政府今年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5%左右”的就业目标。省人社厅将会同发改、工信等部门建立就业影响评估机制,推动投资、消费、产业、区域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充分发挥公共投资、重大项目带动就业和服务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作用;会同教育、民政、国资等部门大力开发青年就业见习、国有企业、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政策性岗位,落实好新开发10万个高质量就业见习岗位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会同农业农村、乡村振兴、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开发不少于5万个城乡公益性岗位,启动建设1000个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一县(市、区)一零工市场”三年行动计划,兜底帮扶3万名困难群体人员就业。

强化实体经济人才供给。聚焦16个国家级和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施急需紧缺人才支持计划,加快编制开发产业人才地图,常态化组织海外人才、名校优生、博士等专项引才活动,提升产业链人才供给水平。实施数字经济人才攻坚行动,建设一批省级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年培育1000名数字技术人才、10万名数字技能人才,不断激发技能人才创新活力。

完善人才战略布局。会同省委人才办等部门实施更高水平的全球引才聚才计划,联合各设区市、各驻外使领馆以及头部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深入开展“百名海外博士江苏行”“四对接”等活动,千方百计引进聚集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和顶尖人才。赋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充分发挥博士后作为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作用,支持设站单位把博士后研究人员放到关键科研岗位上锻炼成长,设立双博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博士后创新创业。

出台新一轮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扩大服务业和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容量,支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综合运用人才引进、创业扶持等措施,激发更多有创业潜力的劳动者创新创业,全面推行创业登记实名制管理,全年支持20万人以上成功创业。

据了解,江苏去年新增就业132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1%。应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4.43%,帮助中西部近100万脱贫人口在苏就业,支持42.84万人成功自主创业。率先开展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将103万名出行、外卖、即时配送、同城货运从业人员纳入保障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