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引领养老家政行业规范化、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促进服务品质升级、效率提升,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民政部、商务部近日联合印发《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化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养老和家政服务标准体系基本健全,标准化发展基础更加牢固,标准推广应用效果日益凸显,并将出台100项养老和家政服务领域标准,引领养老、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最近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到,“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扩大日间照料、失能照护、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创新丰富家政服务,培育优质服务品牌”。行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相关标准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服务标准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养老和家政服务需求快速增加,迫切需要高品质的服务供给适应满足现有需求,创造引领新的需求。近年来,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速,养老、家政等服务性消费占比越来越高,居民对服务的要求更趋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顺应服务消费升级趋势,充分发挥标准对服务供给的支撑引领作用,以高标准确保高品质服务、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能补齐行业发展短板,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以养老服务为例,此前,我国养老服务领域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实施,规定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基本要求、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要求等,明确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红线”。此次《行动方案》不仅升级服务标准体系,还要求向消费者明示服务标准、完善标准实施信息反馈机制,让服务水平可衡量,行业监管有尺度,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

服务标准化要有效发挥市场作用。标准供给不仅是相关政府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市场各方参与,释放经营主体活力,提升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积极性、主动性。当前我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36万个,家政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50万家,不少企业在经营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的服务标准规范。笔者曾经采访过一家养老服务机构,这家机构有厚厚的一本操作手册,其中应对老年人跌倒的处理方案一项,就有近5000字,包括风险诱因、预防措施、干预方案等。这些经过市场检验的操作规范,可以为丰富完善行业标准化提供参考。

服务标准化要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扩大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是当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养老、家政行业发展时间较长,标准化的服务体系已经相对成熟,对我国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具有借鉴作用。促进国内国际标准衔接、联通,能更好推进贸易便利化,引进先进的服务机构和人才,以标准的开放融合引领服务业的开放发展。

目前各地各部门正在积极推进养老、家政服务标准化工作,行业机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创新,相信随着服务标准加速提档升级,以标准引领行业规范化、品质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一定能促进服务品质升级、效率提升,推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消费需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