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张琛 通讯员 常金融
上市是最好的转型升级、最好的品牌宣传,也是最好的招商引资、最好的总部经济。3月14日,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公告,主板注册制首批平移企业——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IPO申请获得审议通过。此前,资本市场“常州军团”已有90家上市公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企 业 敢 干
资本市场是连接科技、资本和产业的主要纽带,高质量上市公司集群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参数。今年伊始,常州资本市场就双喜临门——1月11日,迅安科技成功登陆北交所,成为2023年北交所首家、全省首家上市公司;2月8日,格力博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超越天合光能成为常州市有史以来最大的A股IPO募资项目。
1994年,常柴股份在深交所上市,成为常州市首家A股上市公司,从0到1,再到破90大关,在常州经济版图上,上市公司星罗棋布,勾画出了常州经济地图的轮廓,由点及面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2年,常州资本市场新增上市公司7家,位列全省第四、全国十五;上市公司首发及再融资275亿元,创历史新高;新增20家企业申报IPO,创历史新高;市级“双百行动计划”上市后备企业达411家,创历史新高。29年来,90家上市公司累计募集资金1708亿元。
借力资本市场,常州上市企业引领经济转型升级。3月15日,位于钟楼经济开发区的江苏裕兴薄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内,该公司副董事长刘全向说:“2022年,公司发行可转债6亿元,未来拟发行定增7亿元。按照公司规划,这些再融资的资金全部用于调整品种结构、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公司将新增3条生产线,明年将再增加2条生产线,预计到2023年末,聚酯薄膜产能将达到28万吨,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约35万吨。”
扩产能、强研发、再融资、抢订单、积极并购……企业敢干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资本活水。
资 本 敢 投
对一座城市而言,培育一家上市公司,绝非一日之功,它与一座城市的产业发展大势、经济转型路径及城市的未来“坐标”息息相关。常州一直以制造业著称,近年来更是加速布局新兴产业,崛起为全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动力电池、光伏、智能电网等产业高地,进而带动了一批常州上市公司的崛起。
常州市ePTFE微透产品细分市场隐形冠军、武进区首家科创板企业——泛亚微透,自2020年上市以来,借力资本市场,于2021年并购了上海大音希声,2022年开始介入新能源汽车气凝胶的应用领域。公司董事长张云告诉记者,公司生产的样品已进入新能源头部企业的内测评估流程。
今年,银河微电子把2022年在资本市场上再融资的5亿元全部投入到车规级半导体器件产业化项目中。公司董秘李福承说:“通过提升车规级半导体分立器件产能,加快公司在汽车电子市场的布局。”
位于武进区的创业板上市企业苏文电能,将去年12月首次定增募集的13.89亿元,全部用于电子设备及储能技术的研发和智能电气设备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奠定了公司的增长潜力。
营 商 有 “度”
短短几年,常州市上市公司便从不足50家到冲刺百家。天合光能、中创新航……为何众多一线科创团队选择落子常州?为何众多企业在常州得以加速成长并上市?
营商环境有温度,便是常州给出的答案。
和谐奋进的金融生态,是支撑城市经济繁荣的柱石,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近期公布的金融力Top30城市榜单,常州以新晋地级市之姿闯入列第28位,充分展现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特质。2022年,常州市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股改上市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市政府先后与华泰证券、东吴证券等知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组建独角兽、“专精特新”企业等重点企业服务专班,并上线“龙城上市通”信息化培育系统。
2023年,全市力争上市公司累计超100家,为建设新能源之都、冲刺“GDP万亿之城”加码助力。展望未来,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将充分发挥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机制优势,大力实施“双百行动计划”“科创苗圃计划”,制定股改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和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化与证监会系统、证券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常态化举办企业股改上市专题培训,用好“龙城上市通”信息平台,做好资本招引扩容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