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夏意渐浓,消费趋旺。从入夏开始持续至9月,我省13个设区市将累计开展1700多场消费促进活动,发放1.7亿元惠民消费券及55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此外,多地还推出了其他个性化的补贴政策,将智能消费类产品纳入其中,促进消费升级。
智能消费潜力不容小觑。近年来,依托于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众多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悄然进入大众消费领域,融入日常生活。从“登堂入室”、伶俐能干的扫地机器人,到“善解人意”、多才多艺的智能音箱;从深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全屋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智能按摩设备,到蓄势待发、前景看好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说,智能消费风头正劲,发展空间广阔。
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智能消费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2020年3月,国家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并部署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用“智能+”替代了此前的“互联网+”,智能消费频频进入大众视野。借助于“智能+”产品和服务,消费者得以从众多低效、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并获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友好体验,“无人化”服务更多地成为可能,从而改变着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消费习惯和内容。
消费升级助力智能消费腾飞,智能消费引领消费升级。在信息时代,“智能消费”既是消费对象和场景的智能化,也是消费过程和手段的智能化。不妨设想,在“智能+”的消费场景中,一个人只要刷下脸就能顺利完成商品或服务订购,只要下几个指令就能完成诸多家务、娱乐或办公事项,即便坐在家里也能通过“智能+”享受到高水平的远程医疗、云上旅游、数字观展,走出家门就能感受到高水准的人车互联、车路互联的智能交通……这些在几年前听起来似乎有些遥远的画面,正在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新鲜体验,也让人们对智能消费的未来充满期待。
智能消费的核心在于智能,魅力在于效率。让“智能+”持续释放消费新活力,需要一体推进设施优化、场景拓展、服务提升和政策加持。应当看到,相较于发达大都市,广大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在支撑“智能+”的信息基础设施和配套技术水平上尚有差距;相较于消费者旺盛的时尚、新潮消费需求,市场上能够提供的“智能+”产品和服务仍然不够完备、成熟;在服务方面,消费者的隐私保护、权益保障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部分群体“不愿用”“不敢用”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政策层面,智能消费仍然需要持续的扶持和激励,以便更多地进入寻常百姓家。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热才能生产火,供需旺才能活力足。可以预见,随着消费者对“智能+”的期待和需求不断拓展深化,各地对智能消费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智能消费将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和潜能,成为引领消费升级、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