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吴蔚 杨昌鼎 李思瑾) 8月6日,在贵州首届科技节“从万桥飞架看中国智慧”展区,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杨健介绍了自己两大最得意之作:一是横跨槽渡河峡谷的平塘特大桥,二是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红枫湖的花鱼洞大桥。两座大桥,皆获得了有工程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金奖。

平塘特大桥,三塔双索面钢混组合梁斜拉桥。三座桥塔的高度分别为320米、332米和298米,相当于在峡谷之中建了三座100多层的大楼。结合索塔受力需求,杨健将贵州少数民族独有的服饰、舞蹈等元素融入桥塔造型设计,用“裙摆”形桥塔与主梁、拉索相互结合,形成极具动感的桥梁整体造型。

而花鱼洞大桥,是贵州山区峡谷桥梁“小而精”的代表作。秉承“生态建桥”理念,花鱼洞大桥首次尝试“利用旧桥建新拱,利用新拱拆旧桥”的方法,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以往获古斯塔夫斯·林德撒尔金奖的都是跨度大、高度高、技术新的标志性大桥,花鱼洞大桥力压群雄、脱颖而出,成为该奖39年以来获奖的最小项目,这个纪录恐怕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被打破。”杨健说。

从业20多年,杨健参与了诸多贵州桥梁勘察和设计。他说,1979年至2020年是贵州公路快速发展阶段,贵州桥梁设计理论相对成熟,逐步开始注重景观、生态、环保、经济等方面因素,不仅满足交通功能需求,还追求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让桥梁成为“艺术品”。

截至2022年底,贵州省公路桥梁共计28,000多座,加上铁路、市政的桥梁,贵州省桥梁的总数已超3万座。

“从万桥飞架看中国智慧”展区占地600多平方米,是贵州首届科技节最大的展馆。“看到公众对贵州桥梁相关知识感兴趣,我感到自豪。”杨健认为,让科技更加贴近大众,是举办科技节的意义。

一审:曹轶 林萌

二审:袁小娟

三审:李 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