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熊卓甜文/图

采访这天,郑州的温度是25℃,她娴熟地穿上有些破旧的棉袄,朝3楼走去:“走,带你们去‘哈尔滨’!”

本以为是句玩笑话,可看到冷库外显示的温度是-25.5℃,走进冷库内,又被嗡嗡作响的制冷压缩机“直吹”后,我一阵哆嗦打开门逃走……

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探访了她的工作日常。她是“护苗人”,每年护着400多万剂次的儿童疫苗,也护着郑州百万儿童的健康。

一天最少出入冷库3次有的堪比冬天的哈尔滨

早上8点,500件疫苗到达位于中原西路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程真真立马投入工作,跟同事一起推着400斤的转运车下楼。

据了解,疫苗对于温度有着严格要求,要在2℃~8℃全冷链条件下进行运输和存储,这个转运车就起着“无缝衔接”的作用。

装上疫苗的转运车能达到400公斤,几个人吃力地推着、拉着,也很难控制方向,所以电梯里、楼道里的墙都被碰掉了皮,只能反复修补。

到达2楼后,这500件疫苗被分在不同的冷库中。接下来,程真真要做的就是待在冷库中,对这些疫苗“扫码入库”,她说:“这是为了保障疫苗的安全,确保疫苗数据全过程可追溯。”

这些工作忙完,已是上午11点。

就在我觉得身体已经凉透了的时候,程真真接着说:“还没结束呢,一会还要尽快制定出郑州15个县区的疫苗分配数量和接运时间,然后分别进行分发配送。”据了解,她一天最少出入冷库3次,每次至少半小时,而这其中的冷库还包括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哈尔滨”。

采访这天,郑州的温度是25℃,她娴熟地穿上有些破旧的棉袄,朝3楼走去:“走,带你们去‘哈尔滨’!”

冷库外显示的温度是-25.5℃,走进冷库内,又被嗡嗡作响的制冷压缩机“直吹”后,我一阵哆嗦打开门逃走,这“酸爽感”,跟眼镜上的霜一样,好一会才消散……对了,冷库里存放的,就是孩子们吃的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糖丸)。

比起担心身体温度,现在更担心疫苗的温度

采访这天,我就进入冷库不过几分钟,就开始打哆嗦,而这些“护苗人”却需要常年如此。

从2018年至今,程真真出入冷库的次数数不过来,常年被冷风吹,她的肩颈背包括腿都发出了“抗议”。

她摸着腿轻描淡写地说:“这夏天都得戴着护膝。”还被同事“爆料”,家里买了许多理疗设备,按摩仪、电烤灯、艾灸条等。

程真真说,一开始工作时,觉得“刺激”,会担心自己身体的温度,可现在,更担心的是疫苗的温度,“标准的疫苗储存温度是2℃~8℃,但我们设置成温度低于2.5℃、高于7.5℃就报警。”

新冠疫苗刚启动接种的那段时间,他们每天只能休息两三个小时,每一支疫苗背后,都有人在尽全力护它周全,保质、保速度。

在接受采访时,程真真有一句话说了三遍: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虽然这份工作很烦琐,很辛苦,但疫苗的安全关系着郑州上百万个儿童,甚至家庭,做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责任。”她觉得,能为祖国的花朵们做些事,很值得。

“咱们打的新冠疫苗都经过我妈妈的手,放心吧,安全!”

程真真是“护苗人”,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老大14岁,老二五岁半,我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对老二更是亏欠。”程真真说,苗到人到,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她的工作更加繁忙,7×24小时的工作状态,让她无法顾家。孩子的家长会从没参加过,带老二出来就是早晚来单位看温度……“几号库、几点几分、多少摄氏度,孩子都对流程烂熟于心了。”

但是,孩子从没有怨言,甚至还有些自豪。

老大会跟同学说:“咱们打的新冠疫苗都经过我妈妈的手,放心吧,安全!”

老二会跟小朋友说:“打疫苗能预防疾病。”

甚至,老二打疫苗时从没有哭过闹过,还说过长大的梦想就是“管理疫苗”。

这些话,让程真真欣慰,也更加让她觉得这份工作有意义。

她说,她每年护着大概400多万剂次的儿童疫苗,也护着郑州百万儿童的健康。

“护苗人”的工作平凡但又不凡,在五一劳动节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一起致敬在幕后默默付出的“护苗人”。

链接 郑州连续44年无白喉病例发生

因为无数“护苗人”的付出,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李锋向大家展示了一份“成绩单”: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风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

郑州32年没有脊髓灰质炎野病毒发生;连续44年无白喉病例发生;乙肝表面抗原的阳性携带率由1999年的7%降到0.61%;22年间,郑州麻疹病例由2000~3000例降到每年不超过5例……

4月25日是第36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李锋在此呼吁:疫苗接种是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阻断疫情传播最经济、最有效、最便捷的手段,特别对于新生儿和低龄儿童来说,及时接种疫苗尤为重要。

推荐内容